[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发电储电墙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03037.2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9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曹秀玲;岳沐慈;吴会阁;李建明;贾晓辉;陈松;董宇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地质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50/00 | 分类号: | H02S50/00;H02S40/38;H01M50/581;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曹利华 |
地址: | 05003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发电 储电墙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发电储电墙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池箱,所述电池箱内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电池箱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蓄电池,所述电池箱上端左部固定穿插连接有温度感应装置,所述电池箱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断电装置,且断电装置右端套接在温度感应装置内,所述底板上端前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长杆,所述底板上端后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短杆,两个所述短杆和长杆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前端固定连接有导电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发电储电墙板,通过设置温度感应装置和断电装置,可以实现对蓄电池的自动接电和断电,从而保护蓄电池,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发电储电墙板。
背景技术
太阳能,一般是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太阳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种能源,随着社会的发展,石油天然气等化学能源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且化学能源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废气,严重污染环境和人类的健康,而太阳能不但充足,而且能源清洁,不会产生任何的污染,因此人们大力开发太阳能技术,现有的一种太阳能发电储电技术存在以下弊端:1、在太阳能板储电过程中,电池组充满电后,继续充电时电能就全部会转化成热量散出,而过多的热量产生的高温会折损电池组的寿命,缩短电池组和太阳能装置的使用年限;2、现有的断电设备大多运用电闸断电,在受到高温或短路时直接断电,虽然能够避免电器损坏,但是断电后的设备却不能自行重启,需要人工进行合闸,而太阳能板大多设置在偏远地区,人工合闸十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发电储电墙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太阳能发电储电墙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池箱,所述电池箱内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电池箱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蓄电池,所述电池箱上端左部固定穿插连接有温度感应装置,所述电池箱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断电装置,且断电装置右端套接在温度感应装置内,所述底板上端前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长杆,所述底板上端后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短杆,两个所述短杆和长杆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前端固定连接有导电装置。
优选的,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包括保护柜,所述保护柜下端中部开有穿孔,所述保护柜左端中部开有活动槽,所述穿孔内固定穿插连接有玻璃管,所述玻璃管内设置有煤油,所述玻璃管上端活动穿插连接有活动塞,所述活动塞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固定连接在保护柜内上壁,所述保护柜下端固定连接在电池箱上端。
优选的,所述玻璃管下端贯穿电池箱上端并延伸至电池箱内,所述玻璃管下端不与蓄电池上端接触。
优选的,所述断电装置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上端活动穿插连接有金属块,所述金属块下端固定连接有电线,且电线下端延伸至套管内,所述金属块外表面上部套接有撬动杆,所述撬动杆前端中部活动穿插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撬动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下端均固定连接在电池箱上端,所述套管固定穿插连接在电池箱上端。
优选的,所述撬动杆右端穿过活动槽并套接在活动塞外表面,所述断电装置位于导电装置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导电装置包括水平导线管,所述水平导线管外表面下侧固定连接有竖直导线管,所述水平导线管和竖直导线管内均设置有导线,所述竖直导线管下端固定穿插连接有铜块,且铜块上端与导线下端连接,所述水平导线管固定连接在太阳能板前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温度感应装置,可以快速感应到电池箱内部的温度,当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中的煤油因热胀冷缩的原理膨胀,将金属块顶起,从而联动断电装置断电,从根本上阻止了电池将带能转化成热量,延长了电池的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地质大学,未经河北地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030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互动数码媒体融合展示集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型材弯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