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空腔管径可变的气管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02292.5 | 申请日: | 2020-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6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温利丽;马艾菁;吴师容;焦琬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牛林涛 |
| 地址: | 61004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腔 可变 气管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多空腔管径可变的气管导管,包括呼吸罩,所述呼吸罩内腔的左侧连通有输氧管,所述输氧管内腔一端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软支杆,所述第一软支杆远离输氧管的一侧与排气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通过呼吸罩、输氧管、排气管、第一软支杆、抽液管、第二软支杆、第一连接头、软管和第二连接头的设置,使多空腔管径可变的气管导管,达到了抽出淤痰的目的,同时解决了现有的气管导管一般只能向患者体内进行输氧,无法将患者呼吸管道内的淤痰抽出,对于一些重症患者来说,淤痰留呼吸道不但影响输氧,而且由于患者本身不具备将淤痰排出的条件,这样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空腔管径可变的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现有的气管导管一般只能向患者体内进行输氧,无法将患者呼吸管道内的淤痰抽出,对于一些重症患者来说,淤痰留呼吸道不但影响输氧,而且由于患者本身不具备将淤痰排出的条件,这样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此,我们提出腔管径可变的气管导管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空腔管径可变的气管导管,具备抽出淤痰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气管导管一般只能向患者体内进行输氧,无法将患者呼吸管道内的淤痰抽出,对于一些重症患者来说,淤痰留呼吸道不但影响输氧,而且由于患者本身不具备将淤痰排出的条件,这样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空腔管径可变的气管导管,包括呼吸罩,所述呼吸罩内腔的左侧连通有输氧管,所述输氧管的内侧设置有排气管,所述输氧管内腔一端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软支杆,所述第一软支杆远离输氧管的一侧与排气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所述排气管的内侧设置有抽液管,所述排气管内腔一端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软支杆,所述第二软支杆远离排气管的一侧与抽液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所述排气管和抽液管的另一端均贯穿呼吸罩并延伸至外部连通有第一连接头,所述呼吸罩的左侧且位于排气管的上方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一侧贯穿呼吸罩并延伸至外部与输氧管的顶部连通,所述软管的另一侧连通有第二连接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头的左侧设置有存放盒,所述存放盒内腔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右侧贯穿存放盒并延伸至外部与第一连接头的左侧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存放盒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废液盒,所述连接管底部的中心处连通有排液管,排液管的底部贯穿废液盒并延伸至内腔,所述存放盒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箱,所述存放盒的正面和底箱正面的两侧均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存放盒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消毒箱,所述消毒箱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支架,支架的底部与底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消毒箱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的抽气端依次贯穿消毒箱和存放盒并延伸至存放盒的内腔与连接管的左侧连通。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顶部连通有进液管,进液管的顶部贯穿消毒箱并延伸至外部,所述消毒箱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消毒箱的顶部且位于进液管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氧气瓶,所述氧气瓶的右侧与第二连接头的左侧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呼吸罩、输氧管、排气管、第一软支杆、抽液管、第二软支杆、第一连接头、软管和第二连接头的设置,使多空腔管径可变的气管导管,达到了抽出淤痰的目的,同时解决了现有的气管导管一般只能向患者体内进行输氧,无法将患者呼吸管道内的淤痰抽出,对于一些重症患者来说,淤痰留呼吸道不但影响输氧,而且由于患者本身不具备将淤痰排出的条件,这样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肿瘤医院,未经四川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022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