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结构的医用纱布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01511.8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3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葛杨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M5/14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5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7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结构 医用 纱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纱布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改良结构的医用纱布,包括纱布主体,所述纱布主体呈螺旋缠绕式结构设计,所述纱布主体的底部相对应设置有杀菌止血层,所述纱布主体的内部缠绕有深静脉管,所述纱布主体内侧通孔的内部结构大小与深静脉管的外部结构大小相对应设置,所述纱布主体的上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粘贴部,所述纱布主体下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均与纱布主体呈一体式结构设计,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粘贴部,所述第一粘贴部和第二粘贴部的外表面均相对应设置有离型纸,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能够提高医用纱布的整体便捷性、经济性以及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纱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良结构的医用纱布。
背景技术
医用纱布是一种医用纺织品,在医学领域中能够帮助医生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清理并达到止血的作用,现有的医用纱布设计结构过于简单,现有的医用纱布形状结构往往为矩形结构设计,在对于烧伤病人深静脉管道进行包裹时多有不便,单个纱布对深静脉管道进行包裹十分不便,而且不能进行全方位包裹,往往需要多组纱布对其进行相互叠加包裹,不仅十分浪费纱布的用量,同时包裹效率普遍不高,而且在包裹过程中容易发生纱布掉落的现象,整体便捷性、经济性以及实用性普遍较低,因此对于现有医用纱布的改进,设计一种新型改良结构的医用纱布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提高整体医用纱布的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医用纱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结构的医用纱布,包括纱布主体,所述纱布主体的内部缠绕有深静脉管,所述纱布主体的上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粘贴部,所述纱布主体下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粘贴部。
优选的,所述纱布主体呈螺旋缠绕式结构设计。
优选的,所述纱布主体内侧通孔的内部结构大小与深静脉管的外部结构大小相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纱布主体的底部相对应设置有杀菌止血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均与纱布主体呈一体式结构设计。
优选的,所述第一粘贴部和第二粘贴部的外表面均相对应设置有离型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改良结构的医用纱布的设计,纱布主体为螺旋缠绕式结构设计,能将纱布主体很好的缠绕在深静脉管的外侧,缠绕结构对于深静脉管的包裹更加快速便捷,同时结合第一粘贴部和第二粘贴部能够对纱布主体进行加固,使得纱布主体缠绕深静脉管时更加牢固,不会出现纱布主体脱落的现象,利用一块纱布就能够很好的对深静脉管进行缠绕包覆,不需要消耗多组纱布进行缠绕,大大降低了纱布的使用成本,同时纱布主体的底部相对应设置有杀菌止血层,能够对患者烧伤的皮肤起到杀菌防护的作用,整体便捷性、经济性以及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缠绕结构俯视图。
图中:1-纱布主体、2-深静脉管、3-第一固定带、4-第一粘贴部、5-第二固定带、6-第二粘贴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未经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015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非接防伪票签
- 下一篇:一种糖尿病护理用足底按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