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环保耐热胶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01007.8 | 申请日: | 2020-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5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唐县金象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叶培辉 |
| 地址: | 2528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环保 耐热 胶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环保耐热胶管,包括外管和固定盘,所述外管的外部设置有螺纹条,且外管的内部设置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的内部设置有织物管,且织物管的内部设置有PVC管,并且PVC管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盘的右侧焊接有螺纹头,且固定盘位于外管的左右两侧,所述螺纹头的两侧设置有卡钩,所述固定盘的左侧焊接有衔接管,且衔接管内部设置有绝缘层,并且绝缘层的内部设置有进线口。该汽车环保耐热胶管设置有PVC管和织物管,通过安装在防腐层内部的织物管和PVC管,从而使胶管可以增加环保效果,并且具有防火、防水和隔热的效果,避免胶管在车内长时间使用保护线束,容易被高温熔化,导致车辆安全性降低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环保耐热胶管。
背景技术
用以输送气体、液体、浆状或粒状物料的一类管状橡胶制品。由内外胶层和骨架层组成,骨架层的材料可用棉纤维、各种合成纤维、碳纤维或石棉、钢丝等,一般胶管的内外胶层材料采用天然橡胶、丁苯橡胶或顺丁橡胶;耐油胶管采用氯丁橡胶、丁腈橡胶;耐酸碱,耐高温胶管采用乙丙橡胶、氟橡胶或硅橡胶等。
现有的市面上的胶管不具备耐高温的功能,且不具备环保效果,从而导致胶管容易在长时间使用被融化或是老化的情况,影响汽车安全性能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胶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环保耐热胶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环保耐热胶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胶管不具备耐高温的功能,且不具备环保效果,从而导致胶管容易在长时间使用被融化或是老化的情况,影响汽车安全性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环保耐热胶管,包括外管和固定盘,所述外管的外部设置有螺纹条,且外管的内部设置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的内部设置有织物管,且织物管的内部设置有PVC管,并且PVC管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盘的右侧焊接有螺纹头,且固定盘位于外管的左右两侧,所述螺纹头的两侧设置有卡钩,所述固定盘的左侧焊接有衔接管,且衔接管内部设置有绝缘层,并且绝缘层的内部设置有进线口,所述衔接管的两侧设置有螺孔,且螺孔的内部设置有平垫,并且平垫的内部安装有螺丝。
优选的,所述防腐层与外管的内部形成包覆状结构,且防腐层与外管之间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盘通过螺纹头和凹槽与外管构成活动结构,且螺纹头的中心线与凹槽的中心线相互重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盘通过卡钩与PVC管构成卡合结构,且固定盘关于外管的中轴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衔接管与固定盘之间为焊接连接,且衔接管垂直于固定盘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与衔接管之间形成包覆状结构,且绝缘层与衔接管之间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螺丝通过螺孔和平垫与PVC管构成可拆卸结构,且螺丝关于固定盘的中轴线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汽车环保耐热胶管设置有PVC管和织物管,通过安装在防腐层内部的织物管和PVC管,从而使胶管可以增加环保效果,并且具有防火、防水和隔热的效果,避免胶管在车内长时间使用保护线束,容易被高温熔化,导致车辆安全性降低的现象。
2、该汽车环保耐热胶管设置有螺丝,通过安装在螺孔内部的螺丝,从而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拆卸安装固定盘,避免固定盘不好拆卸无法对内部线束进行维修更换,导致线束损坏胶管报废的现象。
3、该汽车环保耐热胶管设置有衔接管和绝缘层,通过焊接在固定盘左侧的衔接管和衔接管内部的绝缘层,从而可以使胶管方便加长长度,避免在遇到线束不同长度的情况下需要更换胶管,导致降低工作效率的现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唐县金象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高唐县金象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010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机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稀土电机炉余热回收利用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