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5G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00625.0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6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亚明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32;H01Q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天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车载5G天线,包括车厢,车厢顶面的中央开设有凹槽,所述车厢凹槽内部的下端滑动连接有数据接收及传输装置,所述数据接收及传输装置顶面的左右两侧均开有转动通孔,两个所述转动通孔均竖向贯穿数据接收及传输装置以及车厢凹槽内壁的底面,两个所述转动通孔的顶端均设有转动凹槽,两个所述转动通孔的底端均设有内置凹槽,两个所述转动通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通过设置的卡合杆和卡合块相卡合,能够对连接杆的转动进行限制,从而能够将连接杆固定在转动通孔的内部,防止连接杆与转动通孔相分离,同时又便于在需要时对连接杆与转动通孔进行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天线技术领域,具体为车载5G天线。
背景技术
车载天线是拦截发射台发生的高频电波并传输给汽车收音机、车载电话或无线电导航设备的接收机,以及对载波解调的装置,并且随着5G信号的出现,车载天线同样也出现有车载5G天线。现阶段的车载5G天线在安装过程中通常都是与车厢进行焊接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固定连接,由于5G技术的不成熟性,需要不断对车载5G天线进行调整与测试,因此固定连接的方式会不便于工作人员对车载5G天线进行更换,从而影响到对车载5G天线进行调整与测试的正常进行,为此,我们提出车载5G天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车载5G天线,具备便于对车载5G天线进行拆装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连接方式不便于对车载5G天线进行拆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5G天线,包括车厢,车厢顶面的中央开设有凹槽,所述车厢凹槽内部的下端滑动连接有数据接收及传输装置,所述数据接收及传输装置顶面的左右两侧均开有转动通孔,两个所述转动通孔均竖向贯穿数据接收及传输装置以及车厢凹槽内壁的底面,两个所述转动通孔的顶端均设有转动凹槽,两个所述转动通孔的底端均设有内置凹槽,两个所述转动通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两根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板,两个所述转动板分别与两个转动凹槽转动连接,两根所述连接杆左右两侧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合杆,两个所述内置凹槽内壁顶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合块,四个所述卡合块底面的中央均开设有横向设置的卡合凹槽,所述卡合杆与卡合凹槽相卡合,通过设置的卡合杆和卡合块相卡合,能够对连接杆的转动进行限制,从而能够将连接杆固定在转动通孔的内部,防止连接杆与转动通孔相分离,同时又便于在需要时对连接杆与转动通孔进行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5G天线,其中两个内置凹槽内壁底面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顶板,两个所述顶板的顶面均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滚珠,两组所述滚珠的外壁分别与两根连接杆的底端相贴合,通过设置的滚珠,减小连接杆的底端与顶板的顶面之间的摩擦力,便于连接杆进行转动,减缓了连接杆与顶板的磨损,同时设置的弹簧能够向上推动连接杆,使得卡合杆与卡合块之间的卡合更为紧密,进一步减小卡合杆失效的可能,保证了数据接收及传输装置与车厢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5G天线,其中两个转动通孔的内壁前后两侧的中央均开设有滑动通孔,两组所述滑动通孔分别与两组卡合杆相适配,通过设置的滑动通孔,便于卡合杆滑入到内置凹槽的内部,从而便于对数据接收及传输装置与车厢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5G天线,其中数据接收及传输装置的顶端设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顶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向着互相远离的下方倾斜,所述防水板顶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竖向贯穿防水板的螺纹通孔,通过设置的防水板,能够减小雨水对数据接收及传输装置正常使用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5G天线,其中防水板的两个螺纹通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栓,两个所述转动板顶面的中央均开设有螺纹凹槽,两个所述螺纹凹槽均与连接螺栓的底端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转动板顶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转动槽,两个所述转动槽均呈正六边形,通过设置的连接螺栓与螺纹凹槽螺纹连接,增强了防水板与数据接收及传输装置的连接性,能够进一步减小雨水对数据接收及传输装置造成影响到可能,通过设置的转动槽,便于对转动板进行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亚明,未经杨亚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006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联网5G天线
- 下一篇:一种电暖器透视窗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