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撑板及带有该支撑板的足底治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97604.8 | 申请日: | 2020-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89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晖军 |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H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 地址: | 51811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带有 足底 治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撑板及带有该支撑板的足底治疗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板包括:用于支撑足部的脚踏板;用于支撑脚踏板的凸起,凸起凸出固定在脚踏板的下表面,凸起具有用于在平面上滚动的弧形面,使脚踏板能够以弧形面与所述平面接触的线为转轴摆动。所述足底治疗装置包括上述的支撑板和用于产生脉冲电刺激信号的控制电路。支撑板通过在脚踏板的底部设置凸起,使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来回摆动,实现了支撑板在踝关节角度发生变化时做伴随运动,有效地改善了下肢在治疗时的血液循环。本实用新型的足底治疗装置能够交替产生不同低频频率到足部神经,诱发足部及小腿肌肉交替产生收缩与舒张运动;同时足底治疗装置在足部带动下做伴随运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足底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板及带有该支撑板的足底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肌肉正常的收缩和动作,是由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生物电信号传递指令来控制肌肉完成的。当大脑产生的电刺激通过脊髓达到肌肉后,通过电流刺激肌肉产生运动。肌肉电刺激(Electrical Muscular Stimulation,EMS),是利用一定强度的低频脉冲电流,通过预先设定程序来刺激肌肉,诱发肌肉运动或模拟正常的自主运动已达到改善或恢复被刺激肌肉或肌群的目的。EMS要做的就是代替大脑信号,通过外部电流直接刺激运动神经,让肌肉引发收缩运动,即使身体没有运动,所刺激肌肉也同样能够处于运动的状态。
刺激的肌肉训练装置具有增进健康的作用,可以用于输氧、肌力强化、放松、抗炎症、疼痛治疗,肌肉拉紧等用途。通过施加几赫兹到几千赫兹的低频电流流过人体,来解除肌肉的紧张,或者舒缓肌肉麻痹或疼痛。
现有的足底治疗装置本身与肌肉受刺激产生的运动协同性差,通过刺激使得肌肉进行被动的颤动和放松,在整个放松过程中,腿部整体和肌肉相对都处在静止状态,同时产生刺激的脉冲信号简单,无法很好地与肌肉的刺激产生配合协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撑板及带有该支撑板的足底治疗装置,该支撑板能够让下肢进行被动地运动,快速有效缓解局部疲劳;该足底治疗装置,能够在电刺激的同时让下肢进行被动地运动,快速有效缓解局部疲劳,从而增强下肢静脉泵血功能,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支撑板,包括:
用于支撑足部的脚踏板;
用于支撑所述脚踏板的凸起,凸起凸出固定在所述脚踏板的下表面,所述凸起具有用于在平面上滚动的弧形面,使所述脚踏板能够以所述弧形面与所述平面接触的线为转轴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板具有用于限位所述脚踏板摆动角度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面的高度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之比为1:12-1:18。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从所述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覆盖整个所述脚踏板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从靠近所述第一端的部位延伸至靠近所述第二端的部位,覆盖所述脚踏板下表面的中间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板的中间部位设有对称轴,所述凸起关于所述对称轴对称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板与所述凸起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还包括停摆板,停摆板的一端铰接在靠近所述第一端的所述脚踏板下表面,另一端为用于与平面支撑的自由端,打开所述停摆板时,所述停摆板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端支撑平面,使所述脚踏板无法转动。
一种足底治疗装置,包括上述的支撑板和用于产生脉冲电刺激信号的控制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晖军,未经李晖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976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