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力矩纯弯曲梁实验的材料力学多功能实验台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95900.4 | 申请日: | 2020-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32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湜松;任俊霖;李卫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市信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4;G01N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 地址: | 066100 河北省秦皇岛***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力矩 弯曲 实验 材料力学 多功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力矩纯弯曲梁实验的材料力学多功能实验台,包括弯曲梁、弯曲支撑座、滑动组件、实验台框架和加载机构,所述滑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实验台框架的顶部,所述加载机构安装在所述实验台框架的中部,所述弯曲梁通过所述弯曲支撑座可滑动的连接在所述滑动组件上,所述加载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承载下梁,所述弯曲梁通过加载拉杆与所述承载下梁连接,所述承载下梁上预留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实验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可调节地脚盘。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紧凑合理,通过弯曲梁滑动和承载下梁上多个定位孔的设计,实现多种力矩的变化,使操作者可直观感受到不同力矩下纯弯曲梁正应力分布规律,增加了实验的多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力学实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变力矩纯弯曲梁实验的材料力学多功能实验台。
背景技术
现有的材料力学多功能实验台中纯弯曲梁实验装置由于加载力矩被限制导致实验结果单一,虽能反映纯弯曲梁的力学特性,但无法进行不同力矩下纯弯曲梁正应力分布规律的横向比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力矩纯弯曲梁实验的材料力学多功能实验台,解决纯弯曲梁正应力分布规律实验时加载力矩单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力矩纯弯曲梁实验的材料力学多功能实验台,包括弯曲梁、弯曲支撑座、滑动组件、实验台框架和加载机构,所述滑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实验台框架的顶部,所述加载机构安装在所述实验台框架的中部,所述弯曲梁通过所述弯曲支撑座可滑动的连接在所述滑动组件上,所述加载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承载下梁,所述弯曲梁通过加载拉杆与所述承载下梁连接,所述承载下梁上预留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实验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可调节地脚盘。
进一步的,所述加载机构包括手轮、蜗杆升降机构和压头,所述蜗杆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实验台框架的中部,所述手轮与所述蜗杆升降机构连接并驱动所述蜗杆升降机构运动,所述压头设置在底部并通过压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蜗杆升降机构的工作端连接,所述压头正对下方的承载下梁。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组件是通过上盖板、后挡板和前挡板三部分组焊而成,三部分连接后顶部为U型槽,所述弯曲支撑座可滑动的连接在U型槽,所述后挡板和所述前挡板的底部连接在所述实验台框架上;所述后挡板的顶端粘接有定位标尺。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为厚6毫米钢板,所述上盖板的中心向两侧开有一个直槽口,所述直槽口的长度设置为520毫米,宽度设置为25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加载拉杆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加载拉杆的底端通过销钉连接在所述承载下梁上的定位孔上,所述加载拉杆的顶端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弯曲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蜗杆升降机构的顶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下端与所述压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旋转所述手轮驱动所述蜗杆升降机构带动所述压头竖直上下移动并减小或增大压向所述承载下梁的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弯曲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U型槽相配合的台阶面,且所述弯曲支撑座在所述U型槽内水平滑动;所述弯曲支撑座顶部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卡接有支撑用的定位杆,所述弯曲梁的底面搭接在所述定位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市信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市信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959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