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的折叠轮胎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95448.1 | 申请日: | 2020-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5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武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顺驰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C15/02 | 分类号: | B60C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席卷 |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折叠 轮胎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的折叠轮胎结构,其结构包括轮胎本体,轮胎本体的两端缘设有胎唇,胎唇厚度的中心位置形成有致密层,致密层的内部包覆有若干钢丝圈,钢丝圈在致密层的内部均匀分布,钢丝圈包括直线软性钢丝、若干缠绕软性钢丝a以及若干缠绕软性钢丝b,钢丝圈由若干缠绕软性钢丝a、若干缠绕软性钢丝b均以直线软性钢丝为中心线,分别正向、反向螺旋缠绕且相互交替捻合在直线软性钢丝上,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折叠轮胎的使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轮胎的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强度的折叠轮胎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可折叠的自行车轮胎因其折叠后体积小,便于仓储、存放及运输的特点,在国内外自行车市场的普及度较高,实现轮胎可折叠效果的是有别于普通胎的特殊胎唇材质,其中一种是采用软性钢丝圈。
目前,钢丝圈大多选择几个软性钢丝进行螺旋缠绕的进行捻合,然而这种捻合而成的钢丝圈紧密性差,容易散乱,导致折叠轮胎的使用过程中,钢丝圈的整体强度低,容易出现折断的现象,其次,在折叠轮胎使用过程中,软性钢丝圈直接包覆在折叠轮胎的内部容易对折叠轮胎的外层产生压迫,增加折叠轮胎出现破裂的风险,进一步影响了折叠轮胎的使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高强度的折叠轮胎结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度的折叠轮胎结构,其结构包括轮胎本体,轮胎本体的两端缘设有胎唇,其创新点在于:胎唇厚度的中心位置形成有致密层,致密层的内部包覆有若干钢丝圈,钢丝圈在致密层的内部均匀分布。
钢丝圈包括直线软性钢丝、若干缠绕软性钢丝a以及若干缠绕软性钢丝b,钢丝圈由若干缠绕软性钢丝a、若干缠绕软性钢丝b均以直线软性钢丝为中心线,分别正向、反向螺旋缠绕且相互交替捻合在直线软性钢丝上。
进一步的,上述缠绕软性钢丝a、缠绕软性钢丝b在直线软性钢丝上螺旋缠绕时分别形成有若干螺旋节距a、螺旋节距b,螺旋节距a的长度等于螺旋节距b的长度,缠绕软性钢丝a沿着直线软性钢丝的延伸方向紧密排列在螺旋节距a的内部,缠绕软性钢丝b沿着直线软性钢丝的延伸方向紧密排列在螺旋节距b的内部。
进一步的,上述直线软性钢丝、缠绕软性钢丝a、缠绕软性钢丝b的圆径均在0.05mm-0.2mm之间,螺旋节距a或者螺旋节距b的长度在1mm-4mm 之间。
进一步的,上述致密层为硫化丁腈橡胶层,硫化丁腈橡胶层的表面覆盖有补强层,直线软性钢丝、缠绕软性钢丝a以及缠绕软性钢丝b的表面均经过磷化处理。
上述补强层包括硫化橡胶和无机物组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的折叠轮胎结构,通过通过若干缠绕软性钢丝a和若干缠绕软性钢丝b分别在直线软性钢丝上的螺旋缠绕方式,提高了直线软性钢丝、缠绕软性钢丝a以及缠绕软性钢丝b相互之间捻合的紧密度,从而提高了钢丝圈的使用强度,从而避免出现钢丝圈断裂的现象。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的折叠轮胎结构,通过致密层的设定能够有效阻挡钢丝圈对轮胎本体外层的压迫,从而减少了轮胎本体外层发生破裂的危险,提高了轮胎本体整体的使用强度。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的折叠轮胎结构,通过在钢丝圈的表面进行磷化反应,能够有效阻挡钢丝圈的生锈,避免了因为生锈产生出现钢丝圈出现折断的现象,延长了钢丝圈的使用寿命,从而保证了轮胎本体的使用强度,其次,在硫化丁腈橡胶层的表面涂覆补强层,有利于钢丝圈表面的磷化和补强层产生化学交联反应,从而提高钢丝圈和致密层之间的粘接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轮胎本体的使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胎唇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顺驰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顺驰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954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切碎液综合回收设备
- 下一篇:一种无压痕折弯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