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腔颌面外科用手术拉钩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92815.2 | 申请日: | 2020-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06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窦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窦民 |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C17/06;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 地址: | 251800 山东省滨州市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腔 外科 用手 拉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颌面外科用手术拉钩,该口腔颌面外科用手术拉钩主要由:钩体(1)、钩头(2)、握把(3)以及调节机构(4)组合而成,所述钩头(2)设置在所述钩体(1)的一端,所述握把(3)设置在所述钩体(1)的另一端,所述调节机构(4)设置在所述钩体(1)上;本实用新型的口腔颌面外科用手术拉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装置根据需要调整设置好后便无需医生一直对术口处施加拉扯力,只需手持即可,大大降低了医生的操作难度,从而提高了手术质量;并通过灯珠以及吸取管等辅助部件,进一步提高了口腔内部的能见度,提高手术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口腔颌面外科用手术拉钩。
背景技术
手术拉钩是外科手术常用的器械之一,是保证手术视野的一项必须手段,其作用至关重要。在颌面整形外科中,下颌角整形是比较普遍的手术,术中要求锯除部分骨质以改善面部轮廓。
由于口腔颌面部结构复杂,手术部位深,且为术后美观要求,切口通常选择在隐蔽的口腔内,切口较小,用口腔颌面手术拉钩拉开组织暴露手术视野时,部分手术区域往往在直视下无法观察到,特别是下颌角手术,无法观察到下颌骨背面的结构,也就无法在直视下准确定位并锯除骨质,只能根据术者的经验在盲视下操作,这给手术操作增加了一定的风险和困难,容易损伤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并由于视野暴露不充分而延长了手术时间,需要一款更为操作方便,提升手术视野的口腔颌面外科用手术拉钩。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颌面外科用手术拉钩,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口腔颌面外科用手术拉钩,该口腔颌面外科用手术拉钩主要由:钩体、钩头、握把以及调节机构组合而成,所述钩头设置在所述钩体的一端,所述握把设置在所述钩体的另一端,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钩体上,通过调节机构能够轻松的将术口撑开并保持,无需医生一直施加拉扯力,降低了医生术中的操作难度,提高手术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调节机构主要由:设置在所述钩体上并位于所述钩头一端的固定块、与所述钩体平行设置,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固定块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握把并置于所述钩体外部的调节螺杆以及设置在所述调节螺杆置于所述钩体外部一端的调节头组合而成,通过对调节头的旋转从而带动调节螺杆的旋转,控制钩头的开口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钩头包括:固接在所述钩体上的固定部以及通过活动板与所述钩体滑动连接的活动部,活动部通过调节螺杆的调节可在钩体上左、右移动从而调节撑开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活动板上设有与所述钩体相匹配的连接孔以及与所述调节螺杆相匹配的连接螺孔,通过调节螺杆的转动带动活动板在钩体1上左、右滑移从而调节活动部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活动板的下端设有灯珠,起到对术口出照明作用,可在活动板内部设置电池为灯珠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部的底端设有吸取孔,通过吸取孔吸取口腔中的分泌的唾液以及术中产生的血水,提高术口清晰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吸取孔通过设置于所述固定部内的吸取管与外部负压装置连通,通过负压装置吸取口腔废液。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钩体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底部与所述钩体固接,所述凸块上设有通孔,凸块固定连接在钩体上,在医生操作时或者调节螺杆时医生可用另一只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凸块,更便于医生的操作,凸起位置大约在钩体的四分之三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口腔颌面外科用手术拉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装置根据需要调整设置好后便无需医生一直对术口处施加拉扯力,只需手持即可,大大降低了医生的操作难度,从而提高了手术质量;并通过灯珠以及吸取管等辅助部件,进一步提高了口腔内部的能见度,提高手术质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窦民,未经窦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928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向控制系统及车辆
- 下一篇:转向角度检测机构及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