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痕迹检验锁体专拆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92724.9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59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米盈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盈阁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250199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痕迹 检验 锁体专拆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痕迹检验锁体专拆工具,涉及痕迹检验相关技术领域。一种痕迹检验锁体专拆工具,包括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之间铰接,所述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相同一端设置弧形拆件,所述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远离弧形拆件一端设置手柄,所述弧形拆件的开口方向指向或者远离手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提高了锁体上卡扣的拆除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痕迹检验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痕迹检验锁体专拆工具。
背景技术
针对嫌疑人锡纸类技术性开锁案件,或恶意破坏往锁芯内塞牙签等物品,在现场勘查时,常将涉案锁体拆下带回实验室,进一步检验锁芯内容物或工痕检验。检验时需先将锁体上的卡扣去掉,才能取出内锁芯,进而提取锁芯内容物,进行DNA检验或者痕迹检验。
如附图1和2所示,为现有的门锁锁体结构示意图,卡扣为两个,卡在卡槽内,如果要将内锁芯取下,必须去掉卡扣。从附图可知,卡扣体积小,在卡槽内与内锁芯尾端贴合紧密,起到固定内锁芯作用。如果要取下卡扣,需要用小一字钳、小镊子等工具一点点破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损坏工具,在取出过程中内锁芯容易晃动,导致锁芯内的物证易振动滑出,干扰取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痕迹检验锁体专拆工具,它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提高了锁体上卡扣的拆除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痕迹检验锁体专拆工具,包括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之间铰接,所述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相同一端设置弧形拆件,所述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远离弧形拆件一端设置手柄,所述弧形拆件的开口方向指向或者远离手柄。
所述手柄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活动杆和/或第二活动杆的横截面积。
所述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与弧形拆件之间均为一体成型结构,弧形拆件宽度小于2毫米。
所述手柄上套设防滑手套。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的弧形件能够伸进卡扣内部、内锁芯尾端外侧位置,通过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的铰接,快速撑开撑破卡扣,将内锁芯取下,且拆除过程中内锁芯的芯孔能够始终朝上,提高了卡扣的拆除效率,减少了对物证的干扰。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锁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I部放大图;
附图3是卡扣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结构示意图之一;
附图5是附图4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7是附图6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第一活动杆;2、第二活动杆;3、弧形拆件;4、手柄;5、防滑手套;6、锁体;7、内锁芯;8、卡槽;9、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盈阁,未经米盈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927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辅助和报警功能的漏电脱扣模块
- 下一篇:一种床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