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酸化芬顿氧化处理污泥厌氧消化液的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90936.3 | 申请日: | 2020-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70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刚;张树军;李尚坤;王佳伟;罗京;金秋燕;张文珍;葛勇涛;孙冀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 地址: | 10004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化 氧化 处理 污泥 消化液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酸化芬顿氧化处理污泥厌氧消化液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调节池、混凝沉淀装置、芬顿催化氧化装置和中和沉淀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调节池中通入污泥厌氧消化液;将调节池内的污泥厌氧消化液输送入混凝沉淀装置中进行混凝沉淀处理;将混凝沉淀处理后的出水输送入芬顿催化氧化装置进行芬顿催化氧化处理;经过芬顿催化氧化处理后的一部分出水回流至芬顿催化氧化池的进水端,其余出水进入中和沉淀装置;进入中和沉淀装置的其余出水在中和沉淀池中调节pH,然后进行中和沉淀处理。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无酸化处理,减少芬顿反应药剂投加量,降低运行成本,并提高了羟基自由基的利用效率以及有机物去除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酸化芬顿氧化处理污泥厌氧消化液的系统。
背景技术
污泥厌氧消化技术是目前污泥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技术之一,污泥经厌氧消化后,有机成分被产甲烷菌分解产生甲烷、水和二氧化碳。为提高污泥中可被利用的有机成分,热水解技术作为污泥前处理技术应用于污泥厌氧消化工艺前,污泥经热水解处理,细胞破壁,胞内物质流出,可增加厌氧消化进料中有机物浓度。但伴随热水解过程中增温增压的过程,污泥中含有的蛋白质、多糖等物质会发生焦糖化反应、美拉德反应等化学反应,致使可溶性难降解有机物浓度增加。难降解有机物在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不能被生物利用,会随着污泥中溶解性的类腐植酸、类富里酸等进入污泥厌氧消化后的板框滤液中,增加污泥厌氧消化液处理难度。
大量的实验表明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很难将污泥厌氧消化中的有机物去除掉。而以产羟基自由基(·OH)为主的高级氧化技术在去除难降解有机物方面具有特有的优势,其中以芬顿技术应用最为广泛。芬顿反应是指利用Fe2+催化H2O2产生具有很强的氧化性·OH,·OH无选择性,能够氧化打破有机高分子共轭体系结构,使持久性难降解有机物矿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但芬顿反应需在酸性环境下进行,加酸是芬顿反应中必不可少的一步,且药剂投加量大也是芬顿工艺的主要弊端之一,开发一种低耗无酸化芬顿处理工艺用于污泥厌氧消化液处理是目前消化液处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处理成本低廉、无需额外加酸、且处理效果好的污泥厌氧消化液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酸化芬顿氧化处理污泥厌氧消化液的系统,该系统依次包括:调节池、混凝沉淀装置、芬顿催化氧化装置和中和沉淀装置,其中:
所述混凝沉淀装置包括:混凝沉淀池、混凝剂加药泵和助凝剂加药泵;所述混凝沉淀池与所述调节池连通,所述混凝沉淀池前端设置有所述混凝剂加药泵和助凝剂加药泵;
所述芬顿催化氧化装置包括:芬顿催化氧化池和加药单元;所述芬顿催化氧化池与所述混凝沉淀池连通,所述芬顿催化氧化池的出水端设置有尾水回流管,所述尾水回流管通过尾水回流泵与所述芬顿催化氧化池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加药单元用于向所述芬顿催化氧化池中投加药剂;
所述中和沉淀装置包括:加碱泵、pH控制单元和中和沉淀池;所述中和沉淀池与所述芬顿催化氧化池连通,所述中和沉淀池前端设置有加碱泵,所述加碱泵与所述pH控制单元连接。
优选地,所述芬顿催化氧化池内依次交替设置有药剂混合区和反应区,所述药剂混合区和所述反应区均为多个;每个反应区与其前部设置的药剂混合区之间用第二隔板隔开,所述第二隔板的上部设有第一开孔,每个反应区与其后部设置的药剂混合区之间用第三隔板隔开,所述第三隔板的下部设有第二开孔;
多个药剂混合区的第一药剂混合区中投加的药剂为双氧水和硫酸亚铁水溶液,其他药剂混合区中投加的药剂均仅为投加硫酸亚铁水溶液;每个药剂混合区内均设有第二搅拌器;所述第一药剂混合区与所述混凝沉淀池连通;
多个反应区下部均设有第二集泥槽,所述第二集泥槽底部设置有第二排空阀,所述第二集泥槽上方设有催化剂承托层,所述催化剂承托层上均放有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909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神经内科小儿专用枕
- 下一篇:一种高效、高显质照明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