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针刺机构及安全型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85394.0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64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雷;王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林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陆明耀 |
地址: | 2151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刺 机构 安全 留置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防针刺机构及安全型留置针,包括具有中空内部的保护座,所述保护座具有从其前端延伸至其尾端且与其轴线共轴的贯穿孔,所述中空内部设置有一活动体,所述活动体具有与其轴线共轴的中心通孔,所述保护座的中空内部的最大内径大于所述活动体的最大外径,使得当所述活动体位于所述中空内部的底部时,所述贯穿孔和所述中心通孔不共轴,所述保护座的中空内部具有一施力机构确保所述活动体顺利与针管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设置定位环来限定活动体的位置,以确保活动体和针管相脱离,使得活动体在脱离针管后可以阻挡所述针管的伸出,以达到封闭针管的作用,保证了留置针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防针刺机构的安全型留置针。
背景技术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家属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者疼痛,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
现有的静脉留置针在使用后退针,针头被患者的血液所污染,医护人员在拔离或清理丢弃留置针时,容易被针头所刺伤而容易感染疾病,同时废弃的针头裸露在环境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中国专利CN201481960U中公开了一种具有针尖屏蔽组件的安全型静脉留置针,针尖屏蔽组件中的弹性钢片弹起挡片挡住针管,使针管不能再次穿出,从而防止针刺伤害医护人员。但是,该弹性钢片容易丧失弹性,一旦挡片不能被弹起,就不能达到阻挡针管再次穿出的效果,丧失了防止针刺伤害的功能,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解决此类技术问题,中国专利CN202822325U和CN203169724U均公开了一种防针刺保护组件,其原理同样是采用弹片卡住或挡住针管,使其不能再次穿出。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防针刺保护组件具有一个通病:由于针管在被拔出的过程中,在保护座内始终被弹性钢片压迫并具有被压弯的趋势,导致所述针管与保护座之间的摩擦力很大,因此医护人员在拔出针管的时候需要用很大的力,操作极其不便,更有甚者由于使力过大而将已位于静脉中的导管也拔出,造成不必要的医疗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针刺机构及安全型留置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防针刺机构,包括具有中空内部的保护座,所述保护座具有从其前端延伸至其尾端且与其轴线共轴的贯穿孔,所述中空内部设置有一活动体,所述活动体具有与其轴线共轴的中心通孔,所述保护座的中空内部的最大内径大于所述活动体的最大外径,使得当所述活动体位于所述中空内部的底部时,所述贯穿孔和所述中心通孔不共轴,所述保护座的中空内部具有一施力机构确保所述活动体顺利与针管脱离。
优选的,所述保护座由外壳和底座固接而成,所述底座具有直径小于其底部的子弹型顶端,所述顶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为所述中空内部。
优选的,所述活动体包括喇叭状的头部和杆部,所述头部和所述杆部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固定在所述保护座内部并作为所述施力机构将所述头部限定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与所述定位环的前端面之间。
优选的,所述定位环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相贴,其内壁直径小于所述头部的最大外径。
优选的,所述顶端与所述定位环的内壁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所述活动体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定位环的内壁具有一向内伸出的凸块。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前端具有弹性卡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林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林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853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导管连接组件及留置针
- 下一篇:链轮轴组装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