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利建筑生态护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79352.6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48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宁;赵伟;乔瑞森;王俊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宁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A01G9/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利 建筑 生态 护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利建筑生态护坡,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水利建筑生态护坡,包括地基、斜坡与近水立墙,斜坡顶端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有土工布防渗膜、碎石层、混凝土层、防腐蚀层、绿植层,地基的顶端安装有基座,基座上端连接有横轴,横轴外部套设有扭簧,扭簧外部套设有绞盘,绞盘外壁套设有防水膜,防水膜的另一端连接有蓄水箱,当有强降雨时,蓄水箱中会积蓄一定量的雨水,蓄水箱会由于重力作用而拉动防水膜覆盖在坡面上来保护坡面的泥土,使其免受大雨冲刷而造成泥土流失,当降雨量较小时,蓄水箱中的雨水会缓慢渗出,蓄水箱会被扭簧拉回至坡面顶端,本方案可有效减少泥土流失,维护河道生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水利建筑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河道护坡指的是为防止河道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与栽植的统称,由于我国水土流失情况日益严重,为了防治水土流失,常用的措施是在河流边修筑护坡,目前最常用的护坡是用混凝土砖铺砌在斜坡表面,然后在混凝土砖的孔隙中栽种绿植。
而目前这种只在护坡表面铺砖并栽种绿植的方式仍会有大量土壤暴露在地表,当受到大雨冲刷时,仍会造成大量的泥土流失,不利于护坡表面绿植的生长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为此,我们提出水利建筑生态护坡,来解决护坡表面水土流失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水利建筑生态护坡,本方案通过设置在护坡上方的土工布防渗膜、碎石层、混凝土层等多层加固结构来有效增强护坡坡面的稳固性,之后在其上方铺设绿植层,来改善护坡的生态环境与提高护坡的美观性,之后在绿植层上方设置绞盘、防水膜、蓄水箱等装置,当雨量较大时,蓄水箱中会积蓄一定量的雨水,此时蓄水箱会由于重力作用而拉动防水膜向坡面下端运动,从而使防水膜覆盖在坡面上面来保护绿植层表面的泥土,本方案可有效减少泥土流失,维护河道生态。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水利建筑生态护坡,包括地基、斜坡与近水立墙,所述斜坡的顶端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有土工布防渗膜、碎石层、混凝土层、防腐蚀层、绿植层,所述地基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横轴,所述横轴的外部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外部套设有绞盘,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横轴的外壁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绞盘的内壁上,所述绞盘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防水膜,所述防水膜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其相匹配的蓄水箱,所述绿植层的内部铺设有多个导水管,所述近水立墙的上端开设有与绿植层下端的位置相对应的排水口,本方案通过设置在护坡上方的土工布防渗膜、碎石层、混凝土层等多层加固结构来有效增强护坡坡面的稳固性,之后在其上方铺设绿植层,来改善护坡的生态环境与提高护坡的美观性,之后在其上方设置绞盘、防水膜、蓄水箱等装置,当出现强降雨时,蓄水箱中会积蓄一定量的雨水,此时蓄水箱会由于重力作用而拉动防水膜沿着滑轨向坡面下端运动,从而使防水膜覆盖在坡面上来保护绿植层表面的泥土,使其免受大雨冲刷而造成泥土流失,当降雨量较小时,蓄水箱中的雨水会缓慢渗出,当扭簧的拉力大于蓄水箱的重力时,蓄水箱会被拉回至坡面顶端,而不影响坡面绿植的生长,本方案可有效减少泥土流失,维护河道生态。
进一步的,所述近水立墙内部设置有多组竖直设立的加强筋,所述碎石层与混凝土层之间铺设有钢丝网,所述混凝土层中铺设有紧固钢筋,所述碎石层与混凝土层配合紧固钢筋可以有效保证护坡结构上的稳定性,使护坡能经受住上方路面的挤压与河道中水流的冲击,有效延长护坡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箱为空心的直角三棱柱型结构且开口向上,所述蓄水箱为轻型塑料材质,所述蓄水箱靠近绞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卡扣,连接卡扣可以使防水膜与蓄水箱紧密稳固连接,并且蓄水箱的三棱柱型结构可以有效积蓄雨水并配合防水膜等结构实现防水膜的自动下滑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宁,未经张国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793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