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藻土的复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77200.2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76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卫冬;沈悦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云高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7/18;B01F7/08;B01F9/02;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李建芳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藻土 配装 | ||
1.一种硅藻土的复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混料筒、接料漏斗、第二混料筒、第三混料筒、反应釜和机架;
第一混料筒为球形结构,第一混料筒的两端均为敞口结构、且均设有控制阀;第一混料筒外侧壁的中间高度上设有两个相对的转动轴,第一混料筒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并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翻转;
第二混料筒为两端封端的直筒结构,第二混料筒水平地安装在机架上,第二混料筒内设有沿轴向设置的转轴,转轴上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螺旋叶片,第二混料筒一端为起始端、另一端为终端,转轴通过安装在第二混料筒起始端外侧的第二电机驱动转动;第二混料筒侧壁起始端的顶部设有固体进料口和液体进料口,第二混料筒侧壁终端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接料漏斗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形状,接料漏斗的底部与第二混料筒上的固体进料口对接连通;第一混料筒位于第二混料筒的正上方,当第一混料筒处于竖直状态时,第一混料筒的底部位于接料漏斗的正上方、且接料漏斗的顶部直径大于第一混料筒的底部直径,第一混料筒与接料漏斗之间的间隔大于零;
第三混料筒安装在第二混料筒上方的机架上,第三混料筒的顶部为封端结构,第三混料筒的顶部设有加料口和透气孔,第三混料筒内设有第一搅拌棒,第一搅拌棒的顶部从第三混料筒的顶部穿出、并通过第三电机驱动转动;第三混料筒的底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控制阀,出料管底部伸入第二混料筒侧壁起始端的液体进料口内;
反应釜安装在第二混料筒下方的机架上,反应釜的顶部设有进料口、侧壁底部设有出料口,反应釜的进料口与第二混料筒上的出料口对接连通,反应釜的出料口上设有控制阀,反应釜内设有第二搅拌棒,第二搅拌棒的顶部从反应釜的顶部穿出、并通过第四电机驱动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土的复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混料筒侧壁起始端的固体进料口设在液体进料口的上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藻土的复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混料筒的出料管底部设有液体喷头,液体喷头伸入第二混料筒的液体进料口内。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藻土的复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混料筒两端的控制阀为对夹蝶阀。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藻土的复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旋叶片的边缘为尖状的刀刃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藻土的复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料漏斗,加料漏斗安装在第一混料筒顶部的机架上,当第一混料筒处于竖直状态时,加料漏斗的底部正对第一混料筒的顶部、且加料漏斗底部的直径小于第一混料筒顶部的直径,第一混料筒与加料漏斗之间的间隔大于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硅藻土的复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加料漏斗底部为长短可调结构、并通过第一液压油缸驱动伸缩;当第一混料筒处于竖直状态时,在第一液压油缸的驱动下,加料漏斗底部既可从第一混料筒顶部伸入第一混料筒内、也可收缩在第一混料筒的上方。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藻土的复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料漏斗底部为长短可调结构、并通过第二液压油缸驱动伸缩;当第一混料筒处于竖直状态时,在第二液压油缸的驱动下,接料漏斗的顶部既可升高至第一混料筒底部外围、也可收缩在第一混料筒的下方。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藻土的复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混料筒、第二混料筒、第三混料筒和反应釜内侧壁上均设有防腐蚀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云高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云高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7720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