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互动功能的亮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74100.4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07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胡勋志;范秦南;刘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新德宁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8 | 分类号: | F21S8/08;F21V11/00;F21V19/00;F21V23/06;F21V33/00;F21W131/103 |
代理公司: | 江苏舜点律师事务所 32319 | 代理人: | 韩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互动 功能 化装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互动功能的亮化装置,包括伞状棚架、人体感应装置、固定框、透光顶棚和投光灯,所述伞状棚架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固定框固定设置于所述伞状棚架的顶部,所述透光顶棚的边沿与所述固定框固定连接,所述投光灯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圆周均布在所述伞状棚架上,所述人体感应装置与所述投光灯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伞状棚架上。本发明中的投光灯和灯条能够根据人体感应装置的信号进行照明,从而实现互动式照明作用,大大提高了场景的亮化美观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市政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互动功能的亮化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场景美观程度,目前的亮化装置通常结合场景设施来提供除了照明之外的其它功能。例如具有灯光照明功能的喷泉,以两种视觉呈现方式来提高美观程度。但是这类亮化装置只能按照特定程序来展现其功能,缺少与人的互动,因此提升美观的能力受到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互动功能的亮化装置,能够人体感应装置来检测周围环境中人的存在,从而实现照明功能与人的互动,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场景的美观程度。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互动功能的亮化装置,包括伞状棚架、人体感应装置、固定框、透光顶棚和投光灯,所述伞状棚架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固定框固定设置于所述伞状棚架的顶部,所述透光顶棚的边沿与所述固定框固定连接,所述投光灯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圆周均布在所述伞状棚架上,所述人体感应装置与所述投光灯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伞状棚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顶棚的侧面与所述固定框的内框壁密封连接,所述固定框的内框壁具有泄水孔,所述泄水孔的进水端底沿不高于所述透光顶棚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设置有沿其周向延伸的水槽,所述泄水孔的出水端连通所述水槽。
进一步地,所述水槽的槽底还沿圆周均布有若干滴水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灯条,所述灯条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圆周均布于所述固定框上,所述灯条位于所述透光顶棚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灯条的内侧设有防眩光导光格栅。
进一步地,所述伞状棚架包括若干沿圆周均布的棚架单体,所述棚架单体具有立柱和连接于所述立柱顶部并向远离立柱的方向延伸的支臂,所有立柱沿圆周方向围成一圈并形成一个内部空间。
进一步地,所有棚架单体的支臂端部通过固定圈固连。
进一步地,所述棚架单体、人体感应装置和投光灯的数量均为12个,所述固定框和透光顶棚均为正十二边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支臂的水平长度大于所述立柱的高度。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的投光灯和灯条能够根据人体感应装置的信号进行照明,从而实现互动式照明作用,大大提高了场景的亮化美观程度。
2、本发明中的伞状棚架和透光顶棚构成伞状结构体,从而使其具有挡雨功能,且在夜晚通过灯条使透光顶棚的产生由边沿向中心渐变的灯光效果,进一步提升美观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一个优选实施例在俯视视角下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仰视视角下的结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A-A向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成片布置后的效果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新德宁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市新德宁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741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弹簧气囊防脱落结构
- 下一篇:电动蒜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