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簧型腔式注塑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73932.4 | 申请日: | 2020-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82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肖飞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那拓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66;B29C45/17;B29C45/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簧 型腔式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簧型腔式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安装柱和导柱,所述上模具下方活动安装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上表面两端固定安装有导柱,所述导柱顶部贯穿上模具腔体,所述上模具上表面和下模具下表面均一体成型有安装柱,所述上模具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上模槽,所述下模具上表面固定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腔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两侧活动安装有一号支撑弹簧。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可快速对注塑件进行脱模,从而大大提升了对注塑件的生产效率,且模槽与模具为可拆卸式连接,在更换注塑产品时,无需对整组的模具进行更换,使用非常的便捷,且降低了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弹簧型腔式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但是,现有的弹簧型腔式注塑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
现有的弹簧型腔式注塑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快速对注塑件进行脱模,从而大大降低了对注塑件的生产效率,且模槽与模具为不可拆卸式连接,在更换注塑产品时,需要对整组的模具进行更换,使用非常的不方便,且增加了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型腔式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弹簧型腔式注塑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快速对注塑件进行脱模,从而大大降低了对注塑件的生产效率,且模槽与模具为不可拆卸式连接,在更换注塑产品时,需要对整组的模具进行更换,使用非常的不方便,且增加了使用成本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弹簧型腔式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安装柱和导柱,所述上模具下方活动安装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上表面两端固定安装有导柱,所述导柱顶部贯穿上模具腔体,所述上模具上表面和下模具下表面均一体成型有安装柱,所述上模具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上模槽,所述下模具上表面固定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腔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两侧活动安装有一号支撑弹簧,所述一号支撑弹簧顶部固定连接有模座,所述模座内腔固定开设有下模槽,所述下模槽顶部与上模槽相互配合,所述下模槽底部与底板相互配合,上模具和下模具可通过安装柱与注塑机械进行快速安装,且将注料口和溢流口分别通过管道与输料机构进行连接,通过注塑机控制上模具下压,从而可使上模具和下模具贴合在一起,上模具在下压时对安装槽内的模座进行挤压,使模座被压进安装槽内,其中模座内腔开设有下模槽,下模槽底部可通过底板进行密封,同时下模槽顶部通过上磨槽进行密封,这样可使下模槽内呈密封状态,通过注料口可将原料注入进下模槽内,溢流口的排料处与上模槽顶部相连,原料在注满下模槽后,多余的原料可从溢流口排出,且进料口和溢流口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止逆阀,通过止逆阀可防止原料在注入或排出时,原料发生逆流,从而影响注塑件的注塑质量,注塑件冷却成型后,上模具在二号支撑弹簧的支撑下抬升,通过限位轴和导柱相互配合,可提升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合模精度,从而可有效提升对注塑件的注塑质量,安装槽内腔的模座在一号支撑弹簧的支撑下被顶起,从而可使注塑件快速从下模具内腔脱模出来,使脱模更加的便捷和省力,且上模槽通过螺栓与上模具进行安装,模座在固定销钉和限位槽的配合作用下进行安装,更易进行安装,从而可在使用时根据注塑件的型号对上模槽和下模槽进行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模座两侧表面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下模具两侧表面均插接有固定销钉,所述固定销钉另一端插接在限位槽内腔,模座在固定销钉和限位槽的配合作用下进行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一端固定安装有注料口,通过注料口可将原料注入进下模槽内腔。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溢流口,模槽内腔多余的原料可通过溢流口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口和注料口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止逆阀,通过止逆阀防止溢流口和注料口内腔的原料发生逆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那拓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那拓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739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留收缩余量模具测试型腔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清理的布袋脉冲除尘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