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物料收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70389.2 | 申请日: | 2020-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97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魏超;鲁照亮;汪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25/00 | 分类号: | B65D25/00;B65D25/22;B65D25/38 |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王亚军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物料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物料收集装置,属于废屑收集设备领域。针对现有收集框内物料的卸料过程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物料收集装置,它包括左框体和右框体,两个框体上部均设置有吊耳I,左匡体上部的两端和右框体上部的两端铰接,铰接处均设置有吊耳II,左框体上设置有固定件,右框体上铰接设置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上设置有吊孔,且锁紧机构通过与固定件卡合或分离实现两个框体的闭合或分开。本实用新型通过吊耳I和吊孔的起吊,实现锁紧机构与固定件的卡合或分离,继而改变两个箱体之间的闭合或分开状态,最终实现物料的盛放或下料,操作简便,减小人力参与成本,有效提高物料的下料效率,整体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屑收集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体式物料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铁生产车间中,无论是轧制车间还是加工车间,都有废铁屑产生,废铁屑通常经过滑板及导槽自动滑落在一个收集料框中,但以前收集料框都是整体式结构,不具备自动倾卸的功能。当料框装满后,由行车将收集料框输送到废料处理区,然后天车放下料框,由人工将行车吊挂钩安装在料框底部拉环上,再启动行车,将料框以底部朝上的方式吊起,从而倾倒废料。这种操作方式浪费时间,又需要人工的参与过多环节,很不方便。
针对上述问题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21240988.4,公开日为2018年6月15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废料收集斗,所述废料收集斗包括料斗主体,所述料斗主体是由铁板焊接而成的上端开口的箱体,所述料斗主体的外侧围绕设有上、中、下三层加强挡圈,所述料斗主体的其中一侧设为沿竖直向上的方向向外倾斜的倾斜侧壁;所述料斗主体剩余的三个侧壁均为垂直侧壁,所述相正对的两个垂直侧壁的外侧各设有三个挂耳。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虽然无需箱体从底部吊起卸料,但是在挂耳之间来回切换较为耗费时间,工作效率低。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20441461.7,公开日为2016年12月7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废料收集箱,包括箱体、上叉车板、下叉车板和底部封板,箱体设有废料入口和废料出口,上叉车板与箱体连接,底部封板与箱体一侧设有转动机构,下叉车板与底部封板垂直相连。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虽然操作简便,但是底部封板与箱体连接不稳固,密封性较差,容易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物料撒漏。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收集框内物料的卸料过程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物料收集装置。通过吊耳I和吊孔的起吊,实现锁紧机构与固定件的卡合或分离,继而改变两个箱体之间的闭合或分开状态,最终实现物料的盛放或下料,操作简便,减小人力参与成本,有效提高物料的下料效率,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分体式物料收集装置,包括左框体和右框体,两个框体上部均设置有吊耳I,左框体上部的两端和右框体上部的两端铰接,铰接处均设置有吊耳II,左框体上设置有固定件,右框体上铰接设置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上设置有吊孔,且锁紧机构通过与固定件卡合或分离实现左框体和右框体的闭合或分开。极大减少人力操作成本,有效提高物料的下料效率,整体结构简单。
更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右框体侧面的横梁以及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有锁紧件,锁紧件与固定件卡合,且横梁的中部设置有吊孔,锁紧件分别与右框体中的两个面通过销轴II铰接,所述两个面即为右框体与左框体连接的两个面。结构简单,卡合效果好。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锁紧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限位部、卡合部和连接部,连接部与横梁连接,且连接部通过销轴II与右框体铰接,限位部呈垂直卡合部向上设置。进一步加强左右框体之间的锁紧效果。
更进一步的,所述卡合部内设置有卡合固定件的凹槽,凹槽的形状与固定件的形状相一致。保证卡合稳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马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703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摔结构的光时域反射仪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散热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