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回血头皮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70220.7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22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余艮珍;丁玲莉;张璇;朱杉;熊晓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度修典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24 | 代理人: | 杨方成 |
地址: | 43003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防回血 头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防回血头皮针,穿刺头前方的针头位置套接有穿刺帽,后方胶连有胶管,胶管靠近穿刺头位置设置有隔断管,隔断管内部圆周方向设置有10个隔断瓣,胶管后方胶连连接有连接器;穿刺帽后方位置一侧胶连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通过软胶线连接有拉环,拉环套装在胶管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隔断管的设置在输液时避免了回血的问题,并且穿刺帽与拉环的设计避免了医疗垃圾随意丢弃可能造成人员刺伤引起的细菌或药物感染,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回血头皮针。
背景技术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现在绝大部分的儿童营养状况是非常良好的。因此,肥胖小儿特别多,四肢细小的表浅静脉均被厚厚地皮下脂肪所掩盖。由于患儿肢体短小、肥胖,可供静脉穿刺的仅有上肢的头静脉、贵要静脉,下肢的大隐静脉等几条主要的大血管。小儿的特点是好动,而且手脚乱动,不能像成人那样配合治疗。因此,小儿在四肢进行静脉输液,不但穿刺困难、不易固定,而且难保静脉用药的畅通。小儿的头皮静脉表浅,毛细血管丰富,头部易固定,不影响患儿的活动,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利于保暖,便于进行治疗和护理。因此,头皮静脉是小儿主要的穿刺部位。
现在大多数儿童都在普通门诊打头皮针,普通门诊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医生经验相对欠缺,因此往往在打头皮针的时候出现大量回血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容易使家长对门诊医生产生怀疑,容易引起争端;并且普通门诊所产生的医疗垃圾往往随意丢弃在垃圾桶,垃圾处理人员或其他人员易被头皮针的穿刺头刺伤,容易引起细菌或病毒感染。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儿童打头皮针时容易出现大量回血情况;(2)医疗垃圾随意丢弃,容易误伤他人产生细菌或病毒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回血头皮针。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防回血头皮针设置有:
穿刺头;
穿刺头前方的针头位置套接有穿刺帽,后方胶连有胶管,胶管靠近穿刺头位置设置有隔断管,隔断管内部圆周方向设置有10个隔断瓣,胶管后方胶连连接有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隔断管的设置在输液时避免了回血的问题。
进一步,穿刺帽后方位置一侧胶连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通过软胶线连接有拉环,拉环套装在胶管上。
本实用新型穿刺帽与拉环的设计避免了医疗垃圾随意丢弃可能造成人员刺伤引起的细菌或药物感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隔断管的设置在输液时避免了回血的问题,并且穿刺帽与拉环的设计避免了医疗垃圾随意丢弃可能造成人员刺伤引起的细菌或药物感染,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防回血头皮针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常输液时隔断瓣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回血时隔断瓣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穿刺头;2、穿刺帽;3、连接环;4、软胶线;5、拉环;6、胶管;7、隔断瓣;8、连接器;9、隔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702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住院患者的多标记腕带
- 下一篇:一种高弹性瓦楞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