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稳定性高的连接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67297.9 | 申请日: | 2020-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9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 发明(设计)人: | 童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联升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639;H01R13/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1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稳定性 连接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稳定性高的连接线,包括连接线本体,所述连接线本体一端安装有头部,所述头部一侧安装有端部插头,所述连接线本体另一端安装有尾部,所述尾部一端设置有裸露的线芯,所述线芯一端外侧安装有定位连接片,所述连接线本体外侧套设有防护滑套,所述头部两端安装有绝缘凸起,绝缘凸起设置成三棱柱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定位连接片,能够对尾部的线芯连接端与连接设备进行连接定位处理,提高线芯连接端与连接设备连接的稳定性,通过连接线本体外侧套设有防护滑套,能够对连接线本体外侧进行滑动套设防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连接稳定性高的连接线。
背景技术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由于电缆带电,所以安装需要特别谨慎。电线电缆常用的铜、铝杆材,在常温下,利用拉丝机通过一道或数道拉伸模具的模孔,使其截面减小、长度增加、强度提高。拉丝是各电线电缆公司的首道工序,拉丝的主要工艺参数是配模技术。为了提高电线电缆的柔软度,以便于敷设安装,导电线芯采取多根单丝绞合而成。从导电线芯的绞合形式上,可分为规则绞合和非规则绞合。非规则绞合又分为束绞、同心复绞、特殊绞合等。电源连接线是线缆的一种,用于连接电源与电器设备。
现有的连接线,尾部的线芯连接端与连接设备的接线端连接稳定性较差,使得接线焊接处牢固性差,从而影响接线处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稳定性高的连接线,以解决现有的连接线,尾部的线芯连接端与连接设备的接线端连接稳定性较差,使得接线焊接处牢固性差,从而影响接线处的使用寿命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稳定性高的连接线,包括连接线本体,所述连接线本体一端安装有头部,所述头部一侧安装有端部插头,所述连接线本体另一端安装有尾部,所述尾部一端设置有裸露的线芯,所述线芯一端外侧安装有定位连接片,所述连接线本体外侧套设有防护滑套。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两端安装有绝缘凸起,绝缘凸起设置成三棱柱状。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外侧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连接片一端通过第一卡脚与连接线本体外侧固定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连接片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定位卡脚,且第二定位卡脚设置成可折弯的金属片。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本体外侧通过连接口安装有防干扰磁环。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滑套与连接线本体外侧滑动套设,且连接线本体外侧设置有螺旋凸纹。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本体中部通过扎带绕设成环形线圈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定位连接片,定位连接片一端通过第一卡脚与连接线本体外侧固定卡接,定位连接片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定位卡脚,且第二定位卡脚设置成可折弯的金属片,能够对尾部的线芯连接端与连接设备的接线端连接定位处理,提高线芯连接端与连接设备连接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而且通过连接线本体外侧套设有防护滑套,防护滑套与连接线本体外侧滑动套设,且连接线本体外侧设置有螺旋凸纹,能够对连接线本体外侧进行滑动套设防护,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3、实用新型通过头部两端安装有绝缘凸起,绝缘凸起设置成三棱柱状,便于头部的安装拆卸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联升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联升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672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接地线的连接线
- 下一篇: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壳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