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探测进油孔内管接芯深度并可自动报警的探测仪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66807.0 | 申请日: | 2020-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4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尹承峰;宫彦彬;袁利功;王忠生;赵守洁;周宇;王侯;李帅帅;姜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华瑞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G01B21/18 |
| 代理公司: | 青岛鼎丞智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7 | 代理人: | 曲志乾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探测 进油孔内管接芯 深度 自动 报警 仪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探测进油孔内管接芯深度并可自动报警的探测仪器,包括位移传感器、第一套筒、压缩弹簧、测量装置和控制器,第一套筒的底面为与进油孔端面接触的定位面,第一套筒内形成有第一腔室,位移传感器固设于第一套筒上方且位移传感器的位移杆端伸入至第一腔室内,测量装置可在第一腔室内上下滑动,测量装置上面与位移杆接触,测量装置下部设有与进油孔配合的测头部,测头部穿过第一通孔并伸出至第一套筒外,在压缩弹簧的压紧力作用下,所述测头部的上面抵接在第一腔室的底面上;位移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当没有安装管接芯或管接芯的安装深度不符合要求时,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精准检测管接芯的安装深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探测进油孔内管接芯深度并可自动报警的探测仪器。
背景技术
现制动钳进油孔根据主机厂配套油管的密封样式大体可分为:增加密封垫的“面密封”方式和配带管接芯的“锥面密封”方式。该方案针对后者带管接芯的“锥面密封”方式。因制动钳进油孔的加工深度不同以及管接芯的高度不同,装配后若管接芯端面距进油孔端面的距离不符合要求会影响油管的密封性,轻则有渗油、滴油的风险;重则会导致无密封性,制动油压无法保证,制动力不足或无制动等严重后果。
现有技术中测量制动钳进油孔装配管接芯后的深度最常用的方法是用带深度尺的游标卡尺检测,或者拧上螺纹通止规通过深度尺测量高度差计算得知该尺寸。受制动钳进油孔的限制(规格小,一般为M10x1的),无法直接将深度尺插入孔内检测(深度尺的宽度比进油孔大),故用游标卡尺的深度尺方可检测,此方法因测量接触面积小,不容易测量到最短距离,测量结果不准确。而用通止规加深度尺计算得知的结果操作较繁琐、费时且读数、计算都有人为误差,故精度也偏低。
其他方法还有通过较高等级的检测设备如三坐标直接测得该深度,或通过定制专用检具检测。三坐标对工件的要求较高,还需要将工件固定制作专用夹具,且受空间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检测结果有一定波动。专用检具对固定、单一、大批量的产品使用性较强,但有较高的制作费用和维护费用,另受产品尺寸公差的限制,需制作很多系列的检具,成本高、费用大,对样件、新产品、换型产品适用性较差。
因而亟需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检测结果精准的测量用仪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探测进油孔内管接芯深度并可自动报警的探测仪器,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制动钳上进油孔内管接芯的安装深度测量过程耗时费力且检测结果不精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且检测结果精准可靠的优良性能。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探测进油孔内管接芯深度并可自动报警的探测仪器,包括位移传感器、第一套筒、压缩弹簧、测量装置和控制器,所述第一套筒的底面为与进油孔端面接触的定位面,所述第一套筒内形成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位移传感器固设于第一套筒上方且位移传感器的位移杆端伸入至第一腔室内,所述测量装置的顶面与位移杆底端接触且所述测量装置可在第一腔室内上下滑动,所述测量装置下部设有与进油孔配合的测头部,所述测头部穿过第一通孔并伸出至第一套筒外,所述压缩弹簧设于第一腔室内且套设在测量装置顶面与位移杆底端接触处外,且所述压缩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在所述压缩弹簧的压紧力作用下,所述测头部的上面抵接在第一腔室的底面上;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位移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判断管接芯的安装深度是否符合要求,且当没有安装管接芯或管接芯的安装深度不符合要求时,所述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还包括传感器套和第一无头螺钉,所述传感器套套设在位移传感器外且置于第一套筒上方,所述传感器套外侧壁上设有与第一无头螺钉配合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无头螺钉穿过第一螺纹孔并与位移传感器的外侧壁抵接以限制位移传感器转动或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瑞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瑞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668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近视眼转折眼镜
- 下一篇:一种室外架空用PVC加筋管材芯模及其挤出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