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滤锅的组合锅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66069.X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2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吉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阳晨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2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25 | 代理人: | 李宪宾 |
地址: | 52822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滤锅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滤锅的组合锅,包括主锅、具有通孔的滤锅和与主锅开口相匹配的锅盖,所述滤锅放置于主锅内腔,所述滤锅的底部设有三个以上向外侧凸出的支撑凸起,所述支撑凸起与主锅底部相接触;所述滤锅侧壁的通孔采用轴向布置的长条型通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轻松将食物与汤水分离;通过支撑凸块,使得滤锅底部与主锅底部保持间隙,使得锅中的食物不会过热煮糊,滤锅可稳当地置于主锅内腔中,使用方便;采用长条型通孔,方便漏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容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滤锅的组合锅。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锅基本上是单层结构的,在锅中煮食物时,食物容易粘在锅底,使得食物和汤水受热不均匀,容易使得食物烧焦,同时也降低了锅的使用寿命。且这些锅也不方便将食物和汤水分开,需要分开时,要用手捞出,或者用相应的工具打捞。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查见一份专利名称为一种带过滤内胆的多功能锅,专利号为200820114965.3,该结构包含锅盖、锅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过滤内胆,锅体上部内侧设有圆周凹槽,过滤内胆上部外侧设有圆周凸出边缘,过滤内胆设置在入锅体内,锅盖盖在锅体的上面,过滤内胆底部及边缘均设有多个透气小孔,过滤内胆凸出边缘恰好卡在锅体圆周凹槽处。该产品需要过滤内胆凸出边缘卡在锅体圆周凹槽处,使得过滤内胆底部与与锅体底部留有一定的距离,使得食物与锅体底部分离从而食物不会烧焦;但在使用过程中,过滤内胆若发生轻微变形,从而造成过滤内胆凸出边缘不能全部卡在锅体圆周凹槽处,甚至有时使用过程中过滤内胆侧翻掉入锅体中;由于过滤内胆变形使得部分边缘与锅体过盈配合,从而使得放下和提取过滤内胆相对吃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会侧翻、使用方便的带滤锅的组合锅。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带滤锅的组合锅,包括主锅、具有通孔的滤锅和与主锅开口相匹配的锅盖,所述滤锅放置于主锅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锅的底部设有三个以上向外侧凸出的支撑凸起,所述支撑凸起与主锅底部相接触。
所述滤锅设有与锅盖相匹配的滤锅开口。
位于滤锅侧壁的所述通孔采用轴向布置的长条型通孔。
所述长条型通孔周向均布在滤锅的侧壁上。
所述滤锅设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滤锅的组合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食物放入滤锅中煮,煮熟后只要提起滤锅,就能轻松将食物与汤水分离;通过支撑凸块,使得滤锅底部与主锅底部保持间隙,使得锅中的食物不会过热煮糊,滤锅可稳当地置于主锅内腔中,使用方便;采用长条型通孔,方便漏水,使用滤锅时也可以盖上锅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锅和滤锅配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带滤锅的组合锅,包括主锅1、具有通孔2.1的滤锅2和与主锅1开口相匹配的锅盖3,所述滤锅2放置于主锅1内腔,所述滤锅2的底部设有三个以上向外侧凸出的支撑凸起2.2,所述支撑凸起2.2与主锅1底部相接触,所述滤锅2放置于主锅1内腔,通过支撑凸起2.2,使得滤锅2底部与主锅1底部有间隙;所述滤锅2设有与锅盖3相匹配的滤锅开口2.3,所述滤锅2由于滤锅开口2.3变大从而形成坎肩2.4,所述坎肩2.4位置高于主锅1开口边缘。
位于滤锅2侧壁上的所述通孔2.1采用周向均布且轴向布置的长条型通孔2.1。
所述滤锅2设有提手2.5,方便提拿滤锅2。
所述锅盖3设有许多通孔(附图中未体现),锅盖设有通孔,煮面条时盖上锅盖,降低锅中气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阳晨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阳晨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660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