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桉油的油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63775.9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57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毛刚;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国润香料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3/00 | 分类号: | C11B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李孝明 |
地址: | 650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桉油 油水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桉油的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槽和进液管;所述分离槽的顶部呈敞口状,底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分离槽的内侧壁上部环设有溢流围堰,贯穿所述分离槽的侧壁设有溢流管与溢流围堰相连通;所述分离槽的内腔中设有中空下料筒;所述进液管的出液末端连接至所述中空下料筒内腔中;所述中空下料筒的顶端在分离槽内腔中的位置高于所述溢流围堰的顶端在分离槽内腔中的位置;所述溢流围堰的顶端面与所述分离槽的顶端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所述出水管和溢流管上均设有控制阀。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小油水混合液油水分离过程中的扰动,油水分层效果明显,从而获得更好的油水分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桉油的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桉油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樟科植物樟或上述两科同属其他植物经蒸镏得到的挥发油。在蒸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混入了较多的水份,因而需要对蒸馏后得到的挥发油进行油水分离,以达到提纯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的油水分离装置,通常都是利用油和水的密度不同,以及油与水的不相溶性,在静止或流动状态下实现油珠与水的分离,其存在油水分离效果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桉油的油水分离装置,油水分离效果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桉油的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槽和进液管;所述分离槽的顶部呈敞口状,底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分离槽的内侧壁上部环设有溢流围堰,贯穿所述分离槽的侧壁设有溢流管与溢流围堰相连通;所述分离槽的内腔中设有中空下料筒;所述进液管的出液末端连接至所述中空下料筒内腔中;所述中空下料筒的顶端在分离槽内腔中的位置高于所述溢流围堰的顶端在分离槽内腔中的位置;所述溢流围堰的顶端面与所述分离槽的顶端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所述出水管和溢流管上均设有控制阀。
进一步的,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贯穿中空下料筒的内腔竖直布置,且在转轴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耙。
进一步的,所述转耙布置在中空下料筒底端下方的转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下料筒的外侧壁上设有多根支撑杆;多根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分离槽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槽的底部为锥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围堰的纵向截面呈“L”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中空下料筒的设置,将待处理的油水混合液通过进液管引入至中空下料筒内腔中,在尽可能减小扰动的情况下,油水混合液迅速分散到整个横截面上,油向上流动进入至分离槽内侧壁上部环设的溢流围堰中成为溢流油,并最终通过溢流管排出;根据液面高度,连续或者是间断将水从出水管中排出;待处理的油水混合液连续加入,溢流油和水则连续排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小油水混合液油水分离过程中的扰动,油水分层效果明显,从而获得更好的油水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离槽,2-进液管,3-出水管,4-溢流围堰,5-中空下料筒,6-转轴,7-转动驱动机构,8-转耙,9-支撑杆,10-溢流管,11-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国润香料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国润香料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637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机的匀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钻孔用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