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泥取样船用钻铰刀头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63160.6 | 申请日: | 2020-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5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游世文;刁倩;夏轩;谭冬;程旭;谢永攀;胡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科广化(重庆)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F3/92 | 分类号: | E02F3/92;E02F5/28;G01N1/08;G01N1/14 |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北碚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样 船用钻 铰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泥取样船用钻铰刀头,包括同轴设置的大固定基环和小固定基环,所述大固定基环和小固定基环之间设置有铰刀片,所述铰刀片上均布有铰刀齿,所述大固定基环和小固定基环之间还同轴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朝向所述小固定基环的一侧开口设置,所述套筒内转动安装有钻头,所述钻头底部与伸缩机构连接,所述套筒与所述钻头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钻较一体、吸取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泥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泥取样船用钻铰刀头。
背景技术
挖泥船是利用转动着的绞刀绞松河底或海底的土壤,与水泥混合成泥浆,经过吸泥管吸入泵体并经过排泥管送至船体或者排泥区。挖泥船施工时,挖泥,输泥和卸泥都是一体化,自身完成,生产效率较高。适用于风浪小、流速低的内河湖区和沿海港口的疏浚。
现阶段吸泥船也会运用到河底取样检测的领域中,尤其是重力取样设备无法对底部物质采取时,例如河底具有硬质土层、石块或体积较大的阻碍物,则需要借助吸泥船的绞吸头进行采取,但是铰刀是通过旋转进行破取,遇到较大型的阻碍物时,无法在直线距离上进行破除,对铰刀头起到较大的破坏,同时也影响了整体的采样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钻较一体、吸取效率高的吸泥取样船用钻铰刀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吸泥取样船用钻铰刀头,包括同轴设置的大固定基环和小固定基环,所述大固定基环和小固定基环之间设置有铰刀片,所述铰刀片上均布有铰刀齿,所述大固定基环和小固定基环之间还同轴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朝向所述小固定基环的一侧开口设置,所述套筒内转动安装有钻头,所述钻头底部与伸缩机构连接,所述套筒与所述钻头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
在使用时,大固定基环与吸泥船的转动部件连接,从而能够使得钻铰刀头能够实现转动,使得其上的铰刀片和铰刀齿起到对底泥以及底部物质进行铰动,并配合取样船的吸取装置对水泥混合物进行吸取,当需要对底部硬质物质进行获取时,伸缩机构带动钻头伸出套筒,并在联动机构的带动下,钻头随着大固定基环实现转动,在铰刀接触硬质物之前,优先对其进行钻孔,降低其硬度,使得后续的铰刀接触时,能够快速破碎,既能够降低对铰刀的损伤,又可以提高加速效率,钻头在钻孔结束后,伸缩机构带动钻头复位,进入到套筒内,防止对铰刀片的工作造成影响。
作为优化,所述伸缩机构为设置在所述套筒内的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固定端穿过所述套筒的底部,且与所述套筒的底部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的自由端与所述钻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这样,液压油缸可以实现伸缩,进而带动钻头进出套筒,完成钻取以及回退的动作。液压油缸的两端均与轴承连接,可以避免其产生旋转,不会使得进油管以及出油管缠绕。
作为优化,所述联动机构为设置在所述套筒内部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延伸反向与所述套筒的轴线平行,所述钻头底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导向块配合设置。
这样,套筒随着大固定基环以及小固定基环转动时,其内的导向块通过滑槽带动钻头转动,实现钻头与铰刀的联动,且导向块能够对钻头的伸出与回收起到导向作用。
作为优化,所述套筒与所述大固定基环之间设置有连接块。
这样,保障大固定基环能够与套筒之间的稳定连接,避免套筒产生晃动,保障钻头的正常工作。
作为优化,所述钻头底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液压油缸的自由端穿过所述支架,所述液压油缸的自由端固定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支架贴合设置。
这样,可以使得液压油缸通过轴承与支架转动连接,并且可以推动和拉回钻头,另外,挡块的存在可以保障液压油缸与支架的连接稳定,避免轴承出现与液压油缸的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科广化(重庆)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科广化(重庆)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631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道用底泥绞吸船
- 下一篇:一种餐厅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