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离光催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61622.0 | 申请日: | 2020-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06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许潮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上虞区水务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32 | 分类号: | C02F1/32;C02F1/30;C02F1/72;C02F101/18;C02F101/30;C02F103/1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造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2 | 代理人: | 陈冲 |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离 光催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离光催化装置,包括紫外灯箱、电离反应槽、电极、中空球体;紫外灯箱内具有紫外光源并照向电离反应槽,紫外灯箱与电离反应槽彼此独立,电离反应槽内中心位置布置有电极,中空球体布置在电离反应槽内,该中空球体表面具有二氧化钛膜;电离反应槽顶部具有进水口、排气口,侧边底部具有排水口。本技术方案可解决如何采用电离方式对废水进行净化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电镀废水进行电离反应的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镀废水属于一种污染物,必须在排放前对其进行处理,电镀废水主要是离子污染为特点,其无法采用传统的过滤棉等物质进行过滤,其必须采用能吸附废水中的离子才能达到过滤的效果,目前的处理方式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净化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离光催化装置,解决如何采用电离方式对废水进行净化的技术问题。
电离光催化装置,包括紫外灯箱、电离反应槽、电极、中空球体;紫外灯箱内具有紫外光源并照向电离反应槽,紫外灯箱与电离反应槽彼此独立,电离反应槽内中心位置布置有电极,中空球体布置在电离反应槽内,该中空球体表面具有二氧化钛膜;电离反应槽顶部具有进水口、排气口,侧边底部具有排水口。
所述紫外灯箱整体为方形,其朝向电离反应槽的面为透明面,相对透明面的对面为反射面。
所述电离反应槽朝向紫外灯箱的面具有透明板,其它面内层为不锈钢板,外层为水泥。
所述透明板通过橡胶或者胶水与不锈钢板密封配合。
所述电极为石墨电极。
所述中空球体为中空陶瓷球体。
所述中空球体的整体球面具有二氧化钛膜。
所述二氧化钛膜的厚度为2-3纳米。
所述中空球体的直径为3-3.5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电镀废水从进水口流入电离反应槽内,电极在电离反应槽内进行电离反应,紫外灯箱与中空球体的二氧化钛膜配合实现光催化反应。其中高能电离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使水体里产生的高氧化自由基和光催化产生的高氧化空穴互补协同,将电镀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氰酸根彻底降解成小分子的二氧化碳,氮气,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级以上。
2、紫外光源会产生频率较高的紫外线,为光催化剂提供合适的光源,从而完成协同降解反应。将二氧化钛作为光催化剂镀在催化中空球体的表面,将更为有效的接受高能电离产生的紫外光能。
3、利用PVD技术将TiO2均匀镀在催化中空球体的表面,形成一个只有几个纳米的薄膜,将极大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和工作的高效性。
4、尺寸在3-3.5厘米的反应球分布在电极的空隙里,可以保证空气和液体共存,从而保证空气中所产生的高氧基团和污水中的需降解物质及时和充分接触,从而高效降解污染物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紫外灯箱、11.透明面、12.反射面、2.电离反应槽、21.透明板、22.进水口、23.排气口、24.排水口、3.电极、4.中空球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中的电离光催化装置,包括一个紫外灯箱1、一个电离反应槽2、一个电极3、多个中空球体4。紫外灯箱1用于提供紫外光源产生紫外线从而与中空球体4上的二氧化钛膜配合实现光催化;电离反应槽2用于给废水、电极3、中空球体4提供空间放置;电极3用于在通电状态下对废水进行电离反应;中空球体4用于给二氧化钛提供载体及增加二氧化钛膜与紫外线的接触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上虞区水务环境检测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上虞区水务环境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616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道岔高频电磁加自动融雪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自行车延长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