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甘蔗水肥一体滴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59761.X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6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范业赓;陈荣发;闫海锋;周慧文;丘立杭;黄杏;周忠凤;罗霆;吴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A01C23/02;A01G25/06;A01G29/00;B01D36/02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来临 |
地址: | 530003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蔗 水肥 一体 滴灌 系统 | ||
甘蔗水肥一体滴灌系统,蓄水池中间设置溢流墙,溢流墙将蓄水池分为沉沙池和清水池,水源通过进水管通入沉砂池中,清水池内固定水泵,水泵抽水通入砂石过滤器,砂石过滤器出口通过施肥器,施肥器连接水肥罐,施肥器出口通入叠片过滤器,叠片过滤器出口通入干管,干管通过支管分流到达甘蔗地表泥土下,在滴灌处设置滴头。本实用新型可满足南方甘蔗种植的灌溉需求,节水节能,可连续多年长期使用,无需更换管道;水源经过沉沙过滤处理后,对水泵以及后续的过滤器损耗较低,减轻了设备运行损耗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灌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甘蔗水肥一体滴灌系统。
背景技术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或者水肥通过管道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的方式,具有节水增产,灌溉施肥效率高,提高肥效的农业灌溉技术,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等多种地形,多种场合的灌溉情况。
滴灌设备成本较普通灌溉设备高,且管道上滴头上的滴孔直径很小,很容易被水中细小的杂物堵塞,进而影响滴灌的平衡性,因此,对滴灌的水源需进行比较严格的处理,将其水中杂质去除,防止滴孔堵塞。现有技术中,滴灌用水通常经过数个过滤程序,经过网格过滤器、砂石过滤器等多级过滤后,才通入管道。在我国南方的甘蔗种植地地区,农户也有使用滴灌系统进行甘蔗滴灌的先例,在滴灌设备使用的过程中,遇到以下困难:1、通常浇灌甘蔗的水源大多是从附近水库的水渠引水,或者抽取地下水而来,这些渠道得到的水源通常砂砾、泥土含量比较高,将其直接引入滴灌水系统中,对滴灌系统的过滤器消耗比较大,过多的泥沙和砂砾对泵站也是加剧了其损耗速度;2、以前的农户采用滴灌带敷设在甘蔗田的泥土表面,从地表向下滴灌,但每年甘蔗收获季节之后,由于滴灌带的老化,以及甘蔗收获操作的设备碾压和碰损,滴灌带来年几乎不可再次使用,只能更换新的滴灌带,耗费成本。
以上两个方面使滴灌在甘蔗种植推广上遇到障碍,农户经济成本过高,限制滴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甘蔗水肥一体滴灌系统,可满足南方甘蔗种植的灌溉需求,节水节能,可连续多年长期使用,无需更换管道;水源经过沉沙过滤处理后,对水泵以及后续的过滤器损耗较低,减轻了设备运行损耗和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甘蔗水肥一体滴灌系统,蓄水池中间设置溢流墙,溢流墙将蓄水池分为沉沙池和清水池,水源通过进水管通入沉砂池中,清水池内固定水泵,水泵抽水通入砂石过滤器,砂石过滤器出口通过施肥器,施肥器连接水肥罐,施肥器出口通入叠片过滤器,叠片过滤器出口通入干管,干管通过支管分流到达甘蔗地表泥土下,在滴灌处设置滴头。由水库水渠或者地下水井抽取的水源经过蓄水池的沉沙过滤后,将其砂砾和泥土沉淀,从溢流墙流过清水池的水泥沙含量可减少95%,大大减轻水泵和过滤器的压力,清水经过水泵的抽取,到达砂石过滤器,砂石过滤器中设置两层均质等粒径石英砂形成砂床作为过滤载体进行立体深层过滤,可处理水中有机杂质和无机杂质;砂石过滤器还设置反冲洗功能,定时将砂石进行反冲洗,通过排污管将污物冲洗。叠片式过滤器的水流通过过滤进水口进入过滤器内,通过过滤叠片时过滤叠片在弹簧力和水力的作用下被紧紧地压在一起,杂质颗粒被截留在叠片交叉点,经过过滤的水从过滤器主通道中流出,叠片过滤器安装在施肥器的的后端,可将施肥器中残留的未溶解颗粒过滤,防止颗粒进入滴灌管道堵塞滴头。水源进入干管后,由干管分流到支管,支管埋入甘蔗地的田垄泥土以下30cm,支管上间隔50cm设置一个滴头。
所述蓄水池的进水侧的侧壁为斜面,进水管通入的水源由斜面向池中流动。水源沿着斜面缓缓流入沉砂池中,防止激烈水流将泥沙再次搅浑,影响溢流清洁效果。
所述清水池上方设置200目的不锈钢格栅;格栅可将溢流水中的漂浮杂物进行隔离,防止其进入清水池中堵塞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597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污易清洁人造石英板
- 下一篇:一种新型医用真空吸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