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P喷淋塔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54601.6 | 申请日: | 2020-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3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何兆洪;吴河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绿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8;B01D53/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p 喷淋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P喷淋塔,包括喷淋塔主体、与喷淋塔主体内部连通的进气管以及设置于喷淋塔主体顶部并与喷淋塔内部连通的出气管,喷淋塔主体呈圆柱形,喷淋塔主体内设置有高度相同的至少三组平面块,喷淋塔主体侧壁开设有沿其侧壁周向排布的若干观察组,观察组与平面块的数量相同,观察组位于平面块上方,若干的平面块周向排布于喷淋塔主体内侧壁,平面块铰接有用于填装填料的料斗组件,喷淋塔主体内设置有对料斗组件的中部进行抬升的抬升机构,抬升机构位于料斗组件底部远离铰接处的位置。本实用新型能对料斗组件进行抬升,使料斗组件呈倾斜设置,使得料斗组件内的填料能滑动至观察组处,从而便于取出填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喷淋塔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PP喷淋塔。
背景技术
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产生含有氯化氢、氯气以及二氧化碳的尾气,这些尾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严重污染,使大气层饱受污染,因此工厂应响应国家号召,对废气进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废气处理中,大多使用PP喷淋塔,通过气液两相两种不同形式的液体和气体进行溶合吸收,通过酸碱中和反应,来吸收有害气体。喷淋塔内填装有填料,其能提供足够大的面积,促使气液两相充分接触,填料一般使用PP多面空心球。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885267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喷淋洗涤喷淋塔,包括:喷淋塔本体,喷淋塔本体为两层结构,内层为PP材质层,外层嵌套了铝合金支撑层,在喷淋塔本体上端设置了横向的喷淋管,喷淋管上设置了喷淋口A,喷淋口A通过管道连接了螺旋喷嘴A,同时,在喷淋塔中部也设置了横向的喷淋管,喷淋管上喷淋口B,喷淋口B通过管道连接设置了螺旋喷嘴B,喷淋口A和喷淋口B通过管道连接了水泵,水泵通过管道连接了液体水箱,本实用新型采用多重喷淋结构,能够提高废气的净化效率。
上述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喷淋塔对带有硝酸的废气进行酸洗时,喷淋塔内填料比较容易积脏,通过循环水泵的喷淋,填料表面会氧化形成黄黑色膜,此时需要对喷淋塔填料进行更换,更换时,需要开启观察组,通过观察组对喷淋塔内的填料进行更换,但是观察组的开口较小,且喷淋塔的尺寸较大,使得工作人员难以通过观察组取出喷淋塔内的全部填料,不便于填料的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P喷淋塔,能对料斗组件进行抬升,使料斗组件呈倾斜设置,使得料斗组件内的填料能滑动至观察组处,从而便于取出填料。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PP喷淋塔,包括喷淋塔主体、与所述喷淋塔主体内部连通的进气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喷淋塔主体顶部并与所述喷淋塔内部连通的出气管,所述喷淋塔主体呈圆柱形,所述喷淋塔主体内设置有高度相同的至少三组平面块,所述喷淋塔主体侧壁开设有沿其侧壁周向排布的若干观察组,所述观察组与所述平面块的数量相同,所述观察组位于所述平面块上方,若干的所述平面块周向排布于所述喷淋塔主体内侧壁,所述平面块铰接有用于填装填料的料斗组件,所述喷淋塔主体内设置有对所述料斗组件的中部进行抬升的抬升机构,所述抬升机构位于所述料斗组件底部远离铰接处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抬升机构对若干料斗组件相互靠近的中部位置进行抬升,使料斗组件呈倾斜状态,并使对应料斗组件朝与之相对的观察组倾斜,使料斗组件内的填料能滑动至观察组处,当需要取出喷淋塔主体内的填料时,打开观察组,通过抬升机构对料斗组件进行抬升,使料斗组件朝向与之相对的观察组倾斜,将靠近观察组处的填料取出后,远离观察组的填料能沿着倾斜的料斗组件滚动至靠近观察组的位置,从而便于取出喷淋塔主体内的全部填料,进而便于填料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抬升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喷淋塔主体内且呈凵字形的安装座、分别竖直转动于所述安装座的丝杆和导向杆、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并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的滑动座、设置于所述喷淋塔主体内且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驱动组件、竖直设置于所述滑动座顶部的连接条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条顶部且位于所述喷淋塔主体中部的抬升板,所述抬升板呈水平设置,所述抬升板位于所述料斗组件底部远离铰接处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绿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绿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54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窄翼缘工字钢混凝土转换梁
- 下一篇:一种自动服装加工的服装压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