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晶太阳能电池板焊接用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51721.0 | 申请日: | 2020-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36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饶海峰;沈传进;许天红;张峰;孙小龙;陈兆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寨嘉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00 | 分类号: | B23K3/00;B23K3/08;B23K101/36 |
| 代理公司: | 合肥信诚兆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9 | 代理人: | 尉敏 |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现代产***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电池板 焊接 用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板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单晶太阳能电池板焊接用工装,包括机架,机架的顶部相对设置有两根立柱,两根立柱之间转动设置有用于承载电池板的载物槽,机架的顶部设置有位于载物槽下方的物料放置板。载物槽的槽口处转动设置有用于封闭其槽口的盖板,载物槽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盖板在载物槽槽口上开合度的调节机构。载物槽上设置有用于顶出载物槽内电池板的顶出机构。通过在载物槽上设置的盖板以及调节盖板开合度的调节机构,并配合载物槽底部的顶出机构,可使电池板平稳地滑至物料放置板上,省时省力,避免出现受损或者断裂现象,保证了电池板的后续加工进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晶太阳能电池板焊接用工装。
背景技术
单晶太阳能板是由若干个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按一定方式组装在一块板上的组装件。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5%左右,最高的达到24%,是目前所有种类的太阳能电池中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而且由于单晶硅一般采用钢化玻璃以及防水树脂进行封装,因此其坚固耐用,使用寿命一般可达15年,最高可达25年。
但是单晶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限制了它的发展。在其生产过程中,有很多工序都是由手工完成的。如太阳能电池板的焊接,首先需要将若干个电池板放到焊接工装中,然后将每个电池板的汇流带焊接在一起,再将焊接后的电池板手动取出,并放置在物料放置板上,以便对焊接后电池板的后续加工。
但采用手动方式取出电池板,不仅耗时耗力,同时电池板间的受力不均匀,易出现汇流带在焊接后出现受损或者断裂现象,影响电池板的后续加工进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手动方式从焊接工装中取出焊接后的电池片,不仅耗时耗力,同时易出现汇流带在焊接后出现受损或者断裂的现象,影响电池板的后续加工进程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晶太阳能电池板焊接用工装。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单晶太阳能电池板焊接用工装,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相对设置有两根立柱,两根所述立柱之间转动设置有用于承载电池板的载物槽,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位于所述载物槽下方的物料放置板;所述载物槽的槽口处转动设置有用于封闭其槽口的盖板,所述载物槽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盖板在所述载物槽槽口上开合度的调节机构;所述载物槽上设置有用于顶出所述载物槽内电池板的顶出机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物槽的两端均通过一支撑轴转动支撑在相应的所述立柱上,且其中一个所述支撑轴的另一端贯穿相应的所述立柱后固定连接有一转柄。
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载物槽的内部通过多个隔板隔离出多个载物空间,每个所述隔板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载物槽相对的两端槽壁内部均具有用于收容所述调节机构的中空腔。
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支撑轴相垂直的丝杆,所述丝杆纵向设置在相应的所述中空腔内,所述丝杆上套接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母上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板的另一侧转动相连。
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的板体侧壁上以及所述载物槽的相应侧壁上均开设有与所述载板端部滑动配合的限位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载物空间内的多个载板,每个所述载板的底部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顶杆,多个所述顶杆的另一端均穿出至所述载物槽外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顶杆的另一端共同固定在一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的板体上嵌设固定有轴座,所述轴座的内部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卡合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顶部穿插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载物槽的底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有转盘,所述转盘的盘体上滑动穿插有插销,所述载物槽的底部开设有供所述插销插入的插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寨嘉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寨嘉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517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红外加热隧道炉
- 下一篇:一种新型快夹联锁插接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