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块及具有其的电池模组和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49794.6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5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杨重科;冯帅;翁志福;赵亮;李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03 | 分类号: | H01M50/103;H01M50/502;H01M50/531;H01M50/538;H01M50/54;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47;H01M10/653;H01M10/6551;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肖阳 |
地址: | 2153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块 具有 模组 汽车 | ||
1.一种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堆叠体,所述堆叠体包括多个层叠的电芯,并且多个所述电芯的正极极耳端部层叠焊接形成正极极耳区,多个所述电芯的负极极耳端部层叠焊接形成负极极耳区,相邻两个所述堆叠体中一个所述堆叠体的正极极耳区与另一个所述堆叠体的负极极耳区层叠焊接形成级联焊接区;
第一极耳保护壳,所述第一极耳保护壳分别与所述级联焊接区的上端和下端卡接,并且所述第一极耳保护壳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螺纹孔;
第二极耳保护壳,所述第二极耳保护壳与位于端部的所述堆叠体的所述正极极耳区或所述负极极耳区卡接,并且所述第二极耳保护壳上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螺纹孔;
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沿所述电池模块的长度方向设在所述堆叠体的两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对应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位置分别内凸形成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嵌合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凸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匹配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凸部嵌合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凸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匹配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对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分别形成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并且所述第一侧板的上端和/或下端弯折与所述堆叠体上端和/或下端贴合,所述第二侧板的上端和/或下端弯折与所述堆叠体上端和/或下端贴合;
顶板,所述顶板设在所述堆叠体的上端且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上位于所述堆叠体上端的弯折区焊接;
底板,所述底板设在所述堆叠体的下端且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上位于所述堆叠体下端的弯折区焊接,并且所述顶板和/或所述底板上靠近堆叠体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形成凸棱,所述凸棱与所述堆叠体中相邻两个所述电芯的间隙对应,并且所述凸棱与所述堆叠体不直接接触,所述顶板和/或所述底板上设有贯穿的灌胶孔和贯穿的溢胶孔;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匹配;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耳上设有第一结构孔,所述负极极耳上设有第二结构孔,所述正极极耳区设有多个所述第一结构孔形成的第一贯穿通道,所述负极极耳区设有多个所述第二结构孔形成的第二贯穿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级联焊接区,所述第一贯穿通道与所述第二贯穿通道贯通形成辅助连接通道,所述辅助连接通道中设有辅助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上均沿其长度方向形成凸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胶孔设在所述顶板和/或所述底板的中心,所述溢胶孔设在所述顶板和/或所述底板的两端;或
所述溢胶孔设在所述顶板和/或所述底板的中心,所述灌胶孔设在所述顶板和/或所述底板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堆叠体之间和/或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堆叠体之间设有缓冲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体与所述缓冲板之间、所述缓冲板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设有结构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胶的厚度为0.05~0.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4979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筒安装与退锚一体化锚具
- 下一篇:直轴型波轮发动机缸体的水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