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传导耳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47653.0 | 申请日: | 2020-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44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万长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泰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袁敏怡 |
| 地址: | 523071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导 耳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骨传导耳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发声组件、由壳体的侧端延伸而成的连接杆、由连接杆远离壳体的一端弯曲而成的连接座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座的骨传导件,所述骨传导件与所述发声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延伸方向相对壳体所在的平面倾斜。本实用新型通过令连接杆相对壳体所在的平面倾斜使得连接杆朝向人体的面部延伸,从而使得连接杆能够对骨传导件施加压力以使骨传导件有较好的传导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骨传导耳机。
背景技术
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至听觉神经,亦可以通过介质(如人的头骨)传播至听觉神经,骨传导耳机便是利用头骨进行声音传播的产物。骨传导耳机使用时不会堵塞耳道,使得使用者在收听耳机的同时能够接收其他外界声音,有效避免一些危险情况的发生。但是骨传导耳机需要对头骨有一定压力才能实现声音的传播,因此现有的骨传导耳机为了保证压力,多采用双边耳机的设计。这导致耳机的体型较大,不够编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单边佩戴的骨传导耳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传导耳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发声组件、由壳体的侧端延伸而成的连接杆、由连接杆远离壳体的一端弯曲而成的连接座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座的骨传导件,所述骨传导件与所述发声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延伸方向相对壳体所在的平面倾斜。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的延伸方向与壳体所在平面间的夹角为10°至20°。
作为优选,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自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至靠近连接端的一端,壳体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作为优选,沿壳体的宽度方向,自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至靠近连接端的一端,壳体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或连接杆或连接座的表面设有充电磁扣,所述充电磁扣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声组件的供电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发声组件包括电池,所述充电磁扣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的输入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骨传导耳机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声组件的输入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骨传导件为骨导振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令连接杆相对壳体所在的平面倾斜使得连接杆朝向人体的面部延伸,从而使得连接杆能够对骨传导件施加压力以使骨传导件有较好的传导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壳体后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为:1、壳体;2、发声组件;3、连接杆;4、连接座;5、骨传导件;6、充电磁扣;7、通信模块;8、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骨传导耳机,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发声组件2、由壳体1的侧端延伸而成的连接杆3、由连接杆3远离壳体1的一端弯曲而成的连接座4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座4的骨传导件5,所述骨传导件5与所述发声组件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接杆3的延伸方向相对壳体1所在的平面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泰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泰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476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隧道断面的测量装置
- 下一篇:鼻腔异物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