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水处理固体颗粒菌种投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47545.3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9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万红静;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农达生物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城市 河道 水处理 固体 颗粒 菌种 装置 | ||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水处理固体颗粒菌种投加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环保技术领域;排料仓的上侧设置有放料机构,排料仓的左右两侧均嵌设并固定有排料方管,且排料方管与排料仓贯通设置,排料方管穿过固定架后,设置于固定架的外侧,排料方管的底部嵌设并固定有数个排料管,排料管的上侧设置有投料机构;能够使菌种均匀的落在河道内,并且,根据河道内的水的污染程度能够增加或减少菌种的数量,减轻了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而提高水处理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水处理固体颗粒菌种投加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规模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河道被不同程度地污染,当前城市河道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了水体生态和城市景观,河道的水质不稳定,会发生藻类泛滥,水体发黑发臭、蚊蝇滋生等等现象,严重影响周边区域的环境,因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济对河道进行清理,常见的水处理方法是先将河道内的杂质进行捞出,然后往河道内撒入颗粒菌种,对水进行反应,从而提高水的质量,但是,由于河道较大,操作人员在进行手动操作时,颗粒菌种投放的不均匀,使投放效果不理想,并且,长时间的人员手动投料,增加了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用于城市河道水处理固体颗粒菌种投加装置,能够使菌种均匀的落在河道内,并且,根据河道内的水的污染程度能够增加或减少菌种的数量,减轻了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而提高水处理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固定架、放料架和排料仓,放料架的底部左右对称固定有固定架,放料架的底部嵌设并固定有排料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放料机构、排料方管和投料机构,排料仓的上侧设置有放料机构,排料仓的左右两侧均嵌设并固定有排料方管,且排料方管与排料仓贯通设置,排料方管穿过固定架后,设置于固定架的外侧,排料方管的底部嵌设并固定有数个排料管,排料管的上侧设置有投料机构;
所述的放料机构包含一号操作箱、一号电机、一号齿轮、二号齿轮、转杆、滑动架、插块,放料架内左右对称固定有支撑块,左右两个支撑块之间固定有一号操作箱,一号操作箱的后侧固定有一号电机,一号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一号操作箱的后侧板后,固定有转轴,转轴上套设并固定有一号齿轮,一号齿轮的一侧啮合设置有二号齿轮,二号齿轮内穿设并固定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后端通过轴承旋接设置在一号操作箱的后侧内壁上,一号齿轮与二号齿轮的前侧均通过轴承旋接设置有支轴,支轴上套设并固定有转杆,转杆的底端穿设并固定有支杆,支杆的后端通过轴承旋接设置在滑动架上,一号操作箱的内底面上固定有固定座,固定座设置于滑动架的后侧,固定座内开设有滑槽,滑动架的后侧固定有滑块,滑块上下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滑块的后侧固定有驱动块,驱动块的底部穿过一号操作箱的底板后,固定有插块,插块插设在排料仓内;
所述的投料机构包含二号操作箱、二号电机、三号齿轮、齿块、连接杆、限位块,排料管上固定有数个二号操作箱,二号操作箱的前侧左右对称固定有二号电机,二号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二号操作箱的前侧板后,固定有转轴,该转轴上套设并固定有三号齿轮,左右两个三号齿轮之间设置有齿块,齿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齿条,齿条与其一侧的三号齿轮啮合设置,齿块的上侧设置有支块,支块固定在二号操作箱的内顶面上,齿块的上侧开设有开槽,支块插设在开槽内,位于开槽前后两侧的齿块上贯通开设有导槽,支块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导杆,导杆滑动设置在导槽内,齿块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端从上往下依次穿过二号操作箱的底板以及排料方管的上顶板后,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插设在排料管内;
所述的放料架上固定有控制面板,一号电机、二号电机、控制面板均分别与船只上的电源连接,其中,一号电机、二号电机均与控制面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架的右侧固定有支撑杆,排料方管上套设并固定有支撑套,支撑套上固定有支座,支座与支撑杆连接固定;通过支撑杆与支撑套对排料方管进行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农达生物技术(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惠农达生物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475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