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性工作套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46901.X | 申请日: | 202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8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冠龙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2/46 | 分类号: | A61F2/46;A61F2/44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卓 |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工作 套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性工作套管,采用的方案是:包括套管本体,套管本体由医用半透明材料注塑而成,方便观察,还具有一定弹性,当置入方形或矩形的融合器时可向外发生扩张变形,套管本体的上部设置有上大下小的导入口,导入口与中间通道之间平顺过渡,利于融合器插入到套管本体的中间通道中,通道的内部直径可以小于矩形或方形融合器的对角线,从而减小工作通道的直径,减少患者的创伤。另外,套管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凸起。既可以增加圆管的强度,又可以与软组织嵌合,防止套管向外退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工作套管。
背景技术
椎间盘内窥镜下进行融合手术时需要置入融合器,在置入融合器时一般通过辅助器械进行置入。使用最多的辅助器械就是利于插入人体的圆筒状工作套管,使用时先将工作套管插入人体组织,然后利用工作套管的中间通道放入融合器,进而实现融合器的置入。
但是,由于融合器具有方形或矩形形状的,工作套管为圆筒状,这就要求工作套管的中间通道直径大于融合器的对角线间的距离,在工作套管壁厚一定的情况下,导致工作套管的横截面(即外径尺寸)过大,对人体造成较大的创伤。
因此,针对目前工作套管横截面大容易对人体造成创伤的现状,研发一种弹性工作套管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工作套管横截面大容易对人体造成创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性工作套管,工作套管的内径可以小于矩形或方形融合器的对角线间距,从而减小工作通道的直径,减少患者的创伤。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性工作套管,包括具有中间通道的套管本体,所述套管本体具有弹性且该弹性允许在置入融合器时套管本体的壁向外扩张变形,所述套管本体的上部设置有导入口,所述导入口与中间通道相通,并且导入口的内径从上往下逐渐减小,所述导入口的底部与中间通道之间平顺过渡。通过将工作套管设置为具有弹性的,其侧壁在受力时能够发生变形,当矩形或方形的融合器置入时,可以将通道撑开大变形,所以,通道的内部直径可以小于矩形或方形融合器的对角线,从而减小工作通道的直径,减少患者的创伤,通过设置上大下小的导入口利于融合器向通道中的置入。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弹性”是指在受外力挤压的情况下能够发生一定的变形,变形后可以回复到原来状态,也可以不回复到原来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本体的侧壁为透明的或半透明的。可以从套管内部观察到套管外部的组织形状和状态,方便辨识组织,防止手术时损伤神经根。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本体的侧壁为非金属材质。非金属材料为半硬状态,当矩形或方形的融合器置入时,可以将通道撑开大变形,实现融合器的置入。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本体的侧壁为塑料材质,由医用半透明材料注塑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凸起。既可以增加圆管的强度,又可以与软组织嵌合,防止套管向外退出。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任意形状的前端口。前端口可以设计成多种形状,以便于手术野的组织很好的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前端口的部分具有斜度。以利于更好的插入人体组织内。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本体的上部设置有导入座,所述导入口设置在导入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入座上连接有用于与固定臂连接的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导入座为圆台状。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冠龙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冠龙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469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肱骨小头及滑车抗滑移固定板
- 下一篇:一种铝制品的切割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