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42006.0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41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阿拉腾嘎达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海市乌化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覃曼萍 |
地址: | 01600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下水处理装置,包相互连通的括混凝反应室和斜管沉淀池,该混凝反应室的下部设置有进口管,所述斜管沉淀池上部通过管路与砂滤池下部侧端设置的联管连通固定,所述联管与设置在砂滤池内部的若干个分管连通固定,每个所述分管上部螺接有若干处在砂滤池内的滤砂管,本实用通过混凝反应室、斜管沉淀池和砂滤池的沉淀过滤作用,彻底解决井下水仓清淤难题,降低井下水仓清淤作业的安全风险,实现过滤达到排放水质标准液体上井回用,大大降低提升泵和管路系统的运行负荷,减少排水系统磨损,降低维护、维修费用,省电节能,实现水资源二次利用,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开采中会有大量的井下水,这些井下水还有大量的煤泥,处理这些水需要水仓收集,而水仓需频繁清理淤泥,投入劳动力大,安全风险系数较高,水泵及管路磨损较大,水资源浪费较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混凝反应。斜管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以消除水中的杂质,但是处理后的水中细砂较多,影响回用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下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井下水处理装置,包相互连通的括混凝反应室和斜管沉淀池,该混凝反应室的下部设置有进口管,所述斜管沉淀池上部通过管路与砂滤池下部侧端设置的联管连通固定,所述联管与设置在砂滤池内部的若干个分管连通固定,每个所述分管上部螺接有若干处在砂滤池内的滤砂管,所述滤砂管外壁上开有若干滤孔,所述滤砂管的外部套接有覆盖滤孔的滤棉套管。
优选的,所述滤砂管一侧上部连接有输送管。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通过混凝反应室、斜管沉淀池和砂滤池的沉淀过滤作用,彻底解决井下水仓清淤难题,降低井下水仓清淤作业的安全风险,实现过滤达到排放水质标准液体上井回用,大大降低提升泵和管路系统的运行负荷,减少排水系统磨损,降低维护、维修费用,省电节能,实现水资源二次利用,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砂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砂滤池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砂滤池内部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混凝反应室1、斜管沉淀池2、进口管3、砂滤池4、联管5、分管6、滤砂管7、滤孔71、滤棉套8、输送管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井下水处理装置,包相互连通的括混凝反应室1和斜管沉淀池2,该混凝反应室1的下部设置有进口管3,所述斜管沉淀池2上部通过管路与砂滤池4下部侧端设置的联管5连通固定,所述联管5与设置在砂滤池4内部的若干个分管6连通固定,每个所述分管6上部螺接有若干处在砂滤池4内的滤砂管7,所述滤砂管7外壁上开有若干滤孔71,所述滤砂管7的外部套接有覆盖滤孔71的滤棉套管8。
所述滤砂管7一侧上部连接有输送管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海市乌化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乌海市乌化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420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