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移动能源站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41294.8 | 申请日: | 2020-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19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墨热能产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刘冬梅;范国锋 |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移动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移动能源站,包括撬体模块(10)和安装于撬体模块(10)中的供气模块(1)、锅炉模块(2)、一网循环模块(3)、换热模块(4)、二网循环模块(5)和控制系统模块(6),其中,所述撬体模块(10)为箱体结构,一网循环模块(3)连接锅炉模块(2)与换热模块(4),将锅炉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换热模块(4);换热模块(4)与二网循环模块(5)相连,通过二网循环模块(5)与用户侧供暖网管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移动能源站集供热、换热、水力循环、电气控制于一个撬体内,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功率,根据需要任意变动安装位置,具有空间利用率高、节约能源、持续改善运行能效等诸多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源站,尤其是一种一体化移动能源站,属于能源供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等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需要配置采暖、供水系统。
通常,在建设建筑前,先建设锅炉房、配置水力循环系统、换热系统,但是在建筑民用建筑或工业建筑过程中,经常出现需要更改规划设计等情况,导致锅炉房、配置水力循环系统、换热系统位置需要改动,严重影响工期,提高了建设成本。
此外,锅炉房、配置水力循环系统、换热系统等往往是独立建设,空间利用率低,且各系统独立运作,不能相互协调,泵等通用器材不能共用,造成各系统负荷承载能力低,能源损耗较大。
传统的锅炉房、配置水力循环系统、换热系统均需要大量人员现场实时操作,管理水平低下,效率低,能源浪费严重。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使用灵活、空间利用率高、并且能源利用率高的能源站。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种一体化移动能源站,包括撬体模块和安装于撬体模块10中的供气模块1、锅炉模块2、一网循环模块3、换热模块4、二网循环模块5和控制系统模块6,
其中,所述撬体模块10为箱体结构,撬体模块10侧面和顶部设置有支撑柱,在撬体模块10上设置有进风口101和排风扇;
所述供气模块1具有燃气管道和过滤器,所述燃气管道的一端与供气管道相连,另一端与过滤器相连;
所述锅炉模块2具有燃烧器和锅炉炉体,所述燃烧器与过滤器相连;
所述一网循环模块3连接锅炉模块2与换热模块4,将锅炉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换热模块4;
所述换热模块4与二网循环模块5相连,通过二网循环模块5与用户侧供暖网管相连;
所述换热模块4具有换热器、检测仪表和电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与一网循环管道和/或二网循环管道相连,检测仪表与控制系统模块6电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模块6具有PLC。
优选地,所述撬体模块10具有箱门,撬体模块10侧面和/或顶部设置有电气电路线槽;
在进风口101上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
更优选地,在撬体模块10中设置有多个排污管道9,通过所述排污管道9收集软水器排出污水、安全阀排出水和锅炉模块2产生的冷凝水等污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燃气管道和过滤器之间设置有球阀,
在所述过滤器与燃烧器之间设置有零压阀,
所述供气模块1和锅炉模块2具有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网循环模块3包括一网循环管道和循环泵,二网循环模块5包括二网循环管道和循环泵,一网循环管道连接锅炉炉体和换热模块4,二网循环管道连接换热模块4与用户侧供暖网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墨热能产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墨热能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412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李箱隔物帘收纳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工业生产的汽车自动化打孔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