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短流式折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40660.8 | 申请日: | 2020-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41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叶东旭;叶培辉;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伟鸿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B01D21/01;B01D21/00 |
| 代理公司: |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徐卫勇 |
| 地址: | 317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短流式折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絮凝池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防短流式折板,包括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为中空的矩形结构,所述框架的侧壁设有边板,所述框架的底部设有斜面部,所述斜面部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折板,所述折板的两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两个边板上,所述斜面部上设有若干排泄口,所述斜面部与框体的下端之间设有流道,所述各个折板之间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弧形板,所述框体的一侧底部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处设有流量控制阀,所述框体相对于进水管的另一侧设有出水管,所述框体上端的内侧在相邻两折板之间设有搅拌扇,由于折板与边板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防止短流现象,通过弧形槽与搅拌扇的配合,提高净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絮凝池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防短流式折板。
背景技术
絮凝池作为水处理过程中进行絮凝的装置,通常在池中设置一定数量的折板,水流在相邻折板之间流动,经过数次折转,产生众多的小涡漩并形成较强烈的脉冲式紊动,促使颗粒絮凝,从而提高了原水中颗粒碰撞絮凝的效果。传统的折板只重视多相流体的宏观水力条件,而对湍流微结构利用甚少,导致絮凝效率低、反应时间长、效果不够理想,折板与混凝土墙壁间不能有效密封,导致折板侧面漏水,产生短流,使水不能起到预期的絮凝效果,当使用一定时间后,絮凝池的腔体底部存在污垢等,由于折板是固定的,难以对其进行清理,从而影响絮凝池的处理能力,加大了用户使用成本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污能力强、絮凝效果好、防短流的一种防短流式折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短流式折板,包括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为中空的矩形结构,所述框体的侧壁设有边板,所述框体的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所述框体相对于进水管的另一侧设有出水管,所述框体的底部设有斜面部,所述框体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折板,所述折板的两端分别上下交错的固定在框体上端的边板上和斜面部上,所述折板的两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两个边板上,所述斜面部上设有若干排泄口,所述排泄口位于斜面部与框体前面的边板相接的位置,所述边板的外侧设有控制排泄口的开关阀,所述斜面部与框体的下端之间设有流道,所述流道的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有球阀,所述各个折板之间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固定在两侧的边板上,所述弧形板的弧形开口向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体上端的内侧在相邻两折板之间设有螺旋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板的端面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凸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板用不锈钢或ABS材质或PVC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板采用不锈钢材质厚度为1-3mm,所述折板采用ABS材质或PVC材质厚度为8-10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板为一体式折弯形成,所述折板弯折时每一段的长度依次减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板上折角的角度为90°-1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
1.所述折板的两侧与边板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防止水从折板的两侧流出,从而防止短流的现象。
2.所述斜面部设有排泄口,可以将絮凝后的沉积物排出,采用斜面的方式可以增加排泄的效果,开关阀可以控制排泄口的开合状态,有助于控制排屑时间。
3.水流依靠搅拌扇推动与折板碰撞,并且在相邻折板间多次转折和搅拌扇12搅拌的双重作用下提高速度,使水中颗粒碰撞机会增加,增加絮凝效果。
4.所述折板之间设有弧形板,通过此种设置可更容易的形成漩涡,并将形成的漩涡可控的发射至弧形板弧形下方,形成密集反应区,并在弧形板的圆弧内进行次碰撞反应,增加絮凝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伟鸿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伟鸿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406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