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导光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39664.4 | 申请日: | 2020-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5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焦江华;田晓星;刘东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宝明精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 代理公司: | 广东创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90 | 代理人: | 任海燕 |
| 地址: | 51608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导光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导光板结构,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设有网点结构面,所述网点结构面包括若干网点单元,所述导光板的侧面设有入光面,所述网点单元的半径自所述网点结构面靠近入光面的一端向远离入光面的一端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的网点单元的大小根据其与入光面的距离而改变,能够有效提高光线的均匀度,进而提高背光模组的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导光板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产品的背光模组一般采用侧边入光式结构,这种结构的发光件(如LED灯珠)配置在导光板的一侧,利用导光板的侧面(亦即入光面)将发光件所发出的光束导引至导光板的上表面(即出光面),以形成均匀的面光源。
现有导光板设有网点结构,当光线射到各个网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从而使光线均匀。现有的导光板通常采用大小一致的网点,且网点呈无规律排布,这种网点结构容易使得模仁表面出现视觉缺陷,如横纹、暗团等;且现有的导光板的网点出光效率一定,难以提高,不能满足当前电子产品屏幕对亮度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导光板结构,其网点单元的大小根据其与入光面的距离而改变,能够有效提高光线的均匀度,进而提高背光模组的亮度。
一种新型导光板结构,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设有网点结构面,所述网点结构面包括若干网点单元,所述导光板的侧面设有入光面,所述网点单元的半径自所述网点结构面靠近入光面的一端向远离入光面的一端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入光面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网点单元的半径满足关系式:
其中,r1为距离入光面最近的网点单元的半径,r2为距离入光面最远的网点单元的半径,Lx为所述导光板在入光方向的长度,x为网点单元与入光面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入光面相对设于所述导光板的两侧,所述网点单元的半径满足关系式:
其中,r1为距离入光面最近的网点单元的半径,r2为距离入光面最远的网点单元的半径,Lx为所述导光板在入光方向的长度,x为网点单元与入光面的距离,ax为控制变量。
进一步的,所述网点单元的高度为1μ~100μ。
进一步的,所述网点单元的高度为1μ~10μ。
进一步的,所述网点单元的直径为10μ~1200μ。
进一步的,所述网点单元的直径为20μ~500μ。
进一步的,所述网点单元为球面网点或圆台型网点。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板的材料为PMMA、PC、MS、PS或光学玻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导光板上设置网点结构面,网点结构面上设有若干网点单元,网点单元的半径自网点结构面靠近入光面的一端向远离入光面的一端逐渐增大,从而提高光线的均匀度,使画面的均匀性更好。网点单元的半径满足设定的关系式,从而增加导光板的出光效率,进而提高背光模组的亮度。该网点结构能够有效改善视觉缺陷,减少横纹、暗团、干涉纹等现象,提高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导光板结构单侧入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导光板结构对侧入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新型导光板结构的网点单元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新型导光板结构的网点单元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宝明精工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宝明精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96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充电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浸锌钢管生产用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