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磨煤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39512.4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00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余宝同;王文勃;贺玉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宝同;王文勃;贺玉锋 |
主分类号: | B02C4/08 | 分类号: | B02C4/08;B02C4/26;B02C4/30;B02C4/42;B02C4/40;B02C23/16;B02C23/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王理君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中***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煤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磨煤机,包括壳体、进料口和出料口,还包括与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一隔板机构、与第一隔板机构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二隔板机构、位于第一隔板机构上方的第一粉碎机构、位于第二隔板机构下方的第二粉碎机构、筛分机构、物料箱、传送机构和清理机构,本实用新型第一粉碎机构和第二粉碎机构的设置,便于对煤块进行粉碎,筛分机构的设置,便于将粒径合格的煤粉通过出料口排出,传送机构的设置,便于将粒径不合格的煤粉传送至进料口进行重新的粉碎,使出料口的煤粉均符合粒径的要求,且清理机构的设置,便于对第一粉碎机构和第二粉碎机构进行清理,不需要频繁的拆卸清理,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电厂碎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磨煤机。
背景技术
在当今的社会,火力发电厂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在火力发电厂中,煤炭则是一种常见的物料,它作为火力发电厂的一种主要燃料来进行燃烧发电,所以在火力发电厂中,磨煤机是必不可少的,磨煤机是火电厂常用的设备,磨煤机是将煤块破碎磨成煤粉的机械,现有的磨煤机根据工作原理不同,主要有球式磨煤机、辊式磨煤机、风扇磨煤机等,按照转速来分主要有低速磨煤机、中速磨煤机和高速磨煤机。
现有的磨煤机对原料煤的加工处理中,由于被磨碎的煤的粒径不同,即现有的磨煤机不能很好的对粒径不合格的煤颗粒进行筛分并进行重复的磨碎,致使煤粉不合格,达不到生产的要求,另外,粉碎机构在对煤块进行粉碎的过程中,粉碎机构上会有煤屑附着在粉碎机构的表面,随着煤屑附着量的增加,使得粉碎机构的破碎效率变低,因此实际应用中,需要经常对粉碎机构拆解,取出粉碎机构进行清洁处理,清理掉击打锤体表面的附着物,操作繁琐,影响生产的效率。
因此,提供一种使煤粉的粒径达到生产要求且生产效率高的磨煤机,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煤粉的粒径达到生产要求且生产效率高的磨煤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磨煤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顶部的进料口、位于壳体底部的出料口,还包括与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一隔板机构、与第一隔板机构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二隔板机构、位于第一隔板机构上方的第一粉碎机构、位于第二隔板机构下方的第二粉碎机构、位于第二粉碎机构下方且与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的筛分机构、与筛分机构的出料口连接的物料箱、底部位于物料箱内且用于将物料箱的煤粉输送至进料口的传送机构、用于对第一粉碎机构和第二粉碎机构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
所述第一粉碎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连接轴、套设在连接轴上且与连接轴固定连接的第一滚筒、位于第一滚筒外表面的若干粉碎块,连接轴的两端通过轴承与壳体连接。
所述第二粉碎机构包括左搅拌体、位于左搅拌体的右侧且与左搅拌体接触的右搅拌体,左搅拌体和右搅拌体挤压将煤颗粒粉碎。
所述左搅拌体包括第二电机、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轴、套设在第二连接轴上且与第二连接轴固定连接的第二滚筒、位于第二滚筒外表面的若干粉碎齿,第二连接轴的两端通过轴承与壳体连接,所述右搅拌体包括第三电机、与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轴、套设在第三连接轴上且与第三连接轴固定连接的第三滚筒、位于第三滚筒外表面的若干粉碎齿,第三连接轴的两端通过轴承与壳体连接。
所述第一隔板机构包括位于第一滚筒正下方的耐磨板、与耐磨板的左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与耐磨板的右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耐磨板上设有若干使煤颗粒通过的通孔,第一连接板的左侧和第二连接板的右侧均匀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隔板机构为圆锥形筒体,第二隔板机构的底部位于第二滚筒的上方和第三滚筒的上方。
所述筛分机构包括位于第二粉碎机构下方的且与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的筛网、位于筛网上的振动器、与筛网的左端固定连接的滑料板,筛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25°,筛网的右端高于左端,滑料板的左端位于物料箱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宝同;王文勃;贺玉锋,未经余宝同;王文勃;贺玉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95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可调节的视觉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三点式联合支护锚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