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多功能隔离舱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38658.7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5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大伟;余冬敏;王晓伟;刘金平;邓凡新;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0/00 | 分类号: | A61G10/00;B25J21/02;A61G7/012;A61G7/05;A61G7/057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1119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多功能 隔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多功能隔离舱。所述隔离舱包括密封连接的床体和透明的隔离罩主体;隔离罩主体上设有操作装置、过滤装置、器械通道;操作装置由与外界相连通的窗口和连接在窗口上伸入隔离罩主体内部的手套组成;器械通道具有单向密封结构,可旋转控制器械通道的开合及通道开口的大小,用于通过医疗器械及输液管道;过滤装置由卡槽及可更换的过滤膜组成。根据需要还可设置听诊装置、升降框架。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节约医疗空间及有效隔离病患,降低医护人员的感染率,起到护理、防护、诊治全方面效果,还可以随时对隔离的病患实行预防压疮护理,换洗污染的床单被褥,清理大小便,进行心肺听诊,明确病情进展,及时诊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卫生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医用隔离舱。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夺取了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成千上万的生命,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对传染源进行确实有效的隔离是预防此类烈性传染病最为有效且代价最小的手段。如何在节省宝贵医疗空间及保障医护人员生命健康的前提下,给与危重烈性传染病感染的重症病患单独隔离和方便的实行预防压疮护理、换床单被褥、清理大小便、实施听诊、诊断病情以及抢救生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多功能隔离舱,对患有恶性传染病的病患单独隔离,让病患及医疗人员都能得到有效防护和生命安全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医用多功能隔离舱,包括密封连接的床体和透明的隔离罩主体,隔离罩主体与床体为可分离式连接;连接后内部形成隔离舱体;所述隔离罩主体上设有操作装置、过滤装置、器械通道;所述操作装置由与外界相连通的窗口和连接在窗口上伸入隔离罩主体内部的手套组成,手套末端为风琴状,具有可伸缩性,手套与隔离罩主体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器械通道具有单向密封结构,可旋转控制器械通道的开合及通道开口的大小,用于通过医疗器械及输液管道;所述过滤装置由卡槽及可更换的过滤膜组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过滤装置可设置于隔离装置主体顶部,由卡槽及可更换的过滤膜组成,可有效过滤有害物质及烈性病原体,也是病患自主呼吸的通道;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多功能隔离舱可以设置听诊装置。一听诊装置,其听诊头端位于隔离罩主体内,其余部分位于隔离罩主体外侧,称为外听诊端,听诊头端和外听诊端的传音导管通过听诊连接件连接;听诊连接件穿过隔离罩主体壁并与隔离罩主体密封连接,听诊连接件的一端位于隔离罩主体内,与内部传音导管连接;听诊连接件的另一端位于隔离罩主体外,与外部传音导管可拆卸式连接。
隔离罩主体内壁上设有挂钩,用于悬挂听诊头端。所述挂钩优选呈“U”形。
优选地,听诊连接件采用不易变形的电镀合金材料,以确保传音效果。
外听诊端具有设置在隔离防护服里面的两个耳塞,所述耳塞为软性材料,可更换,分别与两个传音耳管相连。在隔离防护服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呈“U形”,用于固定传音耳管及传音导管。设置在隔离防护服里面的两个传音耳管两端分别与耳塞和传音导管相连,通过“U”形固定装置固定于隔离防护服肩部;设置在隔离防护服里面的传音导管,通过“U”形固定装置固定于隔离防护服上,一端与传音耳管相连,另一端穿过隔离防护服与外界相连通,此穿透部位与隔离防护服之间密封设置。
所述听诊装置的设置便于医护人员对隔离装置主体罩内的病患进行心肺等部位听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操作装置可以设计在隔离罩主体前端和侧面,也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位置。便于医护人员双手伸入且可在隔离罩主体内进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中,隔离罩主体为一体式结构或由可拆卸式面板组装而成。优选地,具有床沿固定装置,设置于隔离罩主体与病床床沿接触的底部,用于把隔离罩主体固定于病床上,防止意识模糊的病人移动隔离装置主体。当由可拆卸式面板组装而成时,各面板间具有卡扣连接装置,设置于每块隔离面板的连接处,便于隔离罩主体的拆卸及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86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