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桌上型智能包馅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38365.9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1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沈子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伟隆机械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C9/06 | 分类号: | A21C9/06;A23P20/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16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桌上 智能 包馅机 | ||
一种桌上型智能包馅机,包括:转矩输出单元和分别与之相连的收口装置动力链、托板运动动力链和收口装置移动动力链,其中:收口装置动力链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转矩输出单元和收口装置的控制端相连,托板运动动力链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转矩输出单元和传送带托板相连,收口装置移动动力链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转矩输出单元和收口装置相连。本装置通过精简动力驱动实现整体结构空间利用率大幅度提高,能够在单个台面下实现自动化快速生产夹心食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食品自动加工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桌上型智能包馅机。
背景技术
夹心结构点心一般为手工制成,其原料多采用较容易操作成形豆沙、肉类、蛋黄等具有较高粘稠度的原料制成。多层馅料层叠包覆的夹心软质食品,通过现有的自动化装置可以快速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桌上型智能包馅机,通过精简动力驱动实现整体结构空间利用率大幅度提高,能够在单个台面下实现自动化快速生产夹心食品。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桌上型智能包馅机,包括:转矩输出单元和分别与之相连的收口装置动力链、托板运动动力链和收口装置移动动力链,其中:收口装置动力链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转矩输出单元和收口装置的控制端相连,托板运动动力链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转矩输出单元和传送带托板相连,收口装置移动动力链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转矩输出单元和收口装置相连。
所述的转矩输出单元采用但不限于电动机实现。
所述的收口装置整体设置于与收口装置移动动力链相连的平台上并由转矩输出单元带动实现整体位移。
所述的收口装置的控制端与收口装置动力链相连并由转矩输出单元带动实现开合。
所述的传送带托板优选设置于传送带下方与托板运动动力链相连并由转矩输出单元带动实现整体位移。
所述的转矩输出单元、收口装置动力链、托板运动动力链和收口装置移动动力链优选设置于完整壳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矩输出单元示意图;
图3为收口装置动力链示意图;
图4为托板运动动力链示意图;
图5为收口装置移动动力链示意图;
图6为第一偏心轮示意图;
图7为第二偏心轮示意图;
图8为本装置局部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桌上型智能包馅机,包括:转矩输出单元1和分别与之相连的收口装置动力链2、托板运动动力链3和收口装置移动动力链4,其中:收口装置动力链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转矩输出单元1和收口装置5的控制端相连,托板运动动力链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转矩输出单元1和传送带托板6相连,收口装置移动动力链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转矩输出单元1和收口装置相连。
所述的转矩输出单元1采用电动机实现,其输出轴101的末端设有锥齿102并与收口装置动力链2相啮合。
所述的收口装置5整体设置于与收口装置移动动力链4相连的收口平台501上并由转矩输出单元1带动实现整体位移。
所述的收口装置5的壳体504与收口平台501固定连接。
所述的收口装置5的控制端与收口装置动力链2相连并由转矩输出单元1带动实现开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伟隆机械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伟隆机械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83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动轴焊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清理的环保烧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