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动力电池顶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37057.4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71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励建炬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科达利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47 | 分类号: | H01M50/147;H01M50/166;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广东创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90 | 代理人: | 赵瑾 |
地址: | 51608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动力电池 顶盖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包括:盖板主体、固定凸板、绝缘橡胶以及电极板,盖板主体安装槽以及导通孔,固定凸板设置于安装槽,电极板设置于固定凸板内,绝缘橡胶设置于固定凸板与电极板之间,固定凸板包括连接部以及弯折部,电极板开设有内凹槽,弯折部朝向电极板弯折至内凹槽内,内凹槽槽底高度小于连接部高度。本实用新型在盖板主体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固定凸板,电极板设置于固定凸板内,电极板上开设有内凹槽,固定板由连接部与弯折部组成,弯折部朝向电极板弯折至内凹槽内并且内凹槽槽底高度小于连接部高度,使得弯折部弯折时不会对电极板产生横向推力,使得电极板装配时不会发生移位,装配效果好,结构稳定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动力电池顶盖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动力电池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而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一直是行业持续研究的课题,其中,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直接制约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为了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需要增大电池内部空间,减少外部连接的空间,因此,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在顶盖片的电极装配位置拉伸出安装凸包的方式,实现将电极板整体往外移,从而达到提升内部空间的目的。但是,上述的电池板盖结构在电极板装配过程中,由于是先将电极板放入凸包两侧凸板之间,然后再对凸包进行折弯压平,利用凸包对电极板进行限位固定,而折弯压平过程,凸板容易对电极板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推力,使得电极板发生移动,导致压平过程不够充分,电极板固定效果差,容易发生松动,电池板盖结构的稳定性差,影响动力电池的导电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动力电池结构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稳定、能力密度高的新型的动力电池顶盖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包括:盖板主体、固定凸板、绝缘橡胶以及电极板,盖板主体由上至下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安装槽以及导通孔,固定凸板设置于安装槽,电极板设置于固定凸板内,绝缘橡胶设置于固定凸板与电极板之间,固定凸板包括:与安装槽槽壁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连接的弯折部,电极板开设有内凹槽,弯折部朝向电极板弯折至内凹槽内,内凹槽槽底高度小于连接部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内凹槽槽面设置有防滑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防滑带为锯齿状或波浪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电极板侧壁设置有导向凸板,绝缘橡胶内壁设置有与导向凸板匹配的导向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内凹槽顶部设置有限位凸勾,绝缘橡胶与限位凸勾底部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在盖板主体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安装槽以及导通孔,安装槽内设置有固定凸板,电极板设置于固定凸板内,电极板上开设有内凹槽,其中固定板由连接部与弯折部组成,装配电极板时弯折部朝向电极板弯折至内凹槽内并且内凹槽槽底高度小于连接部高度,使得电极板装配过程,弯折部弯折时不会对电极板产生横向推力,使得电极板装配时不会发生移位,装配效果好,结构稳定性强,同时设置在固定凸板与电极板之间的绝缘橡胶上设置有导向槽,电极板侧壁设置有与导向槽匹配的导向凸板,通过导向凸板与导向槽匹配,实现电极板装配至固定凸板过程中的对电极板进行导向限位,有效提高电极板装配过程中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动力电池顶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动力电池顶盖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动力电池顶盖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至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科达利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科达利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70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