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隐蔽式沉降观测辅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35858.7 | 申请日: | 2020-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7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周恩海;杨卓;刘炳凯;刘永辉;李岩;陶金国;杨瑞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吴泽燊;卢颂昇 |
| 地址: | 5104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蔽 沉降 观测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隐蔽式沉降观测辅助装置,包括:固定面板,与被测结构物固定连接;连接杆,水平设置且一端与固定面板固定连接,连接杆与固定面板的连接位置与被测结构物的观测点的位置相对应;连接杆的另一端沿轴线方向设有插孔;延长杆,延长杆的一端可插入插孔且延长杆与连接杆同轴线,延长杆的另一端为用于支撑沉降观测仪器的支撑端。本实用新型的隐蔽式沉降观测辅助装置,其安装牢固,容易识别,施工过程中容易引起工程人员的注意,方便施工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避免被覆盖,装配式安装有利于降低观测点的损害率,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监测中的沉降观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隐蔽式沉降观测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沉降观测是工程监测领域中最常见的监测项目,一般是通过对关键构筑物设置观测点,定期进行沉降监测并记录分析,沉降观测是了解工程质量问题、掌握构筑物变形的必备手段。但是在工程中,由于后续工程步骤较多且复杂,前期布设的观测点常常被遮盖和破坏导致失效,无法提供真实可靠的沉降观测数据。
现有的保护措施在工程应用时无法避免破坏等问题,观测点被遮盖及破坏时有发生,因为点位的缺失导致监测不到位,存在巨大的质量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观测点被遮盖和破坏导致的监测不到位、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隐蔽式沉降观测辅助装置,其安装牢固,容易识别,施工过程中容易引起工程人员的注意,方便施工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避免被覆盖,装配式安装有利于降低观测点的损害率,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隐蔽式沉降观测辅助装置,包括:
固定面板,与被测结构物固定连接;
连接杆,水平设置且一端与所述固定面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固定面板的连接位置与所述被测结构物的观测点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沿轴线方向设有插孔;
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一端可插入所述插孔且所述延长杆与所述连接杆同轴线,所述延长杆的另一端为用于支撑沉降观测仪器的支撑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插固件;所述固定面板在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对称设有条形通槽,所述条形通槽贯通所述固定面板,所述插固件的一端穿过所述条形通槽并与所述被测结构物固定连接,另一端为将所述固定面板夹压在所述被测结构物上的限位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固件为膨胀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面板呈矩形,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位于所述固定面板的中心。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面板为钢板,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面板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长杆插入所述插孔的一端为渐变段,所述渐变段的直径由外向内逐渐增大,所述渐变段的最小直径小于所述插孔的直径,所述渐变段的最大直径等于或大于所述插孔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长杆在所述渐变段和所述支撑端之间还设有平直段,所述平直段的各处的直径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端为球头端,所述球头端与所述连接杆同轴线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58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风险标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生儿科奶瓶喂养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