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底沙同步采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34738.5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2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程海峰;刘杰;韩露;王珍珍;叶婷婷;吴国平;张国庆;薛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G01N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王建岗 |
地址: | 201914 上海市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底沙 同步 采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悬底沙同步采样器,包括河床底质取样箱、支架体、上下同步驱动杆及横向取样筒和拨动件;取样箱设上下开口及两具有转轴的齿轮铲刀;取样箱位于支架体上;驱动杆穿过支架体竖向框架中空腔并相对其可上下移位,驱动杆下部位设有与两铲刀驱动齿相啮合的传动齿;经向上的驱动杆驱动,两铲刀沿其转轴可选择地同步封堵至下开口;驱动杆上部接横梁;取样筒在取样箱上部并设于支架体杆体上,两端筒口分别对应一筒盖;两筒盖分别固定于两定位轴杆第一端,两定位轴杆第二端分别经两转动拨杆第一端所限位;拨动件上端接于横梁,下端抵靠于弹性件上端,弹性件下端同时作用于两转动拨杆第二端,并经拨动件驱动,两转动拨杆同步转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水文泥沙观测技术领域,适用于河流、湖泊、水库、河口及浅海区等水域近底悬沙水样和河床底质采集,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同步采集悬、底沙样品的采样器,适用于进一步开展近底水体泥沙与河床表层泥沙之间在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等方面的关联分析研究。
背景技术
近底悬沙及河床底质采样是水文泥沙测量、水底生物环境观测等的重要工作内容。为提高观测的代表性和精确度,满足近底悬沙水体与河床底质关联、交换及相互影响等研究的要求,需同步采集近底悬沙水样和河床底质样品。
目前常用的悬沙水体取样器主要为横式水样器,河床底质采样器主要有抓斗式、拖曳式、箱式采泥器等,但两者是相互独立的,需要在船测时分别连接不同的船载释放系统实施采样,所采集的悬沙水样和河床底质不能代表同一位置、同一时刻的样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目前悬沙水样与河床底质无法同步采样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同时采集同一位置近底悬沙水样和河床底质样品的悬底沙同步采样器。
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施。
一种悬底沙同步采样器,其特点为,包括:
一河床底质取样箱,所述河床底质取样箱的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上开口处设有翻盖;还包括一第一齿轮铲刀和一第二齿轮铲刀,所述第一齿轮铲刀具有一定位于所述箱体上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二齿轮铲刀具有一定位于所述箱体上的第二转轴;和
一支架体,所述河床底质取样箱定位于所述支架体上;和
一可上下移位的同步驱动杆,所述同步驱动杆穿过构成所述支架体的竖向框架的中空内腔并相对于所述支架体可上下移位;所述同步驱动杆的下部位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铲刀和第二齿轮铲刀的驱动齿相啮合的传动齿轮或传动齿条;经向上移位的所述同步驱动杆的驱动,所述第一齿轮铲刀和第二齿轮铲刀沿其转轴可选择地同步封堵至所述下开口;所述同步驱动杆的上部位连接一横梁;以及
一横向布置的取样筒,所述取样筒位于所述河床底质取样箱的上部位,所述取样筒定位于所述支架体的一竖直杆体上,所述取样筒的两端为第一筒口和第二筒口,所述第一筒口对应一第一筒盖,所述第二筒口对应一第二筒盖;所述第一筒盖固定于一第一定位轴杆上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定位轴杆铰链连接于一第一支杆,所述第一定位轴杆的第二端经一第一转动拨杆的第一端所限位;所述第二筒盖固定于一第二定位轴杆上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定位轴杆铰链连接于一第二支杆,所述第二定位轴杆的第二端经一第二转动拨杆的第一端所限位;还包括
一拨动件,所述拨动件具有一定位转轴,所述拨动件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横梁上,所述拨动件的下端抵靠于一弹性部件的上端,所述弹性部件的下端直接或间接同时作用于所述第一转动拨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转动拨杆的第二端,并经所述拨动件的驱动,所述第一转动拨杆和第二转动拨杆沿其相应转轴同步转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筒盖内侧连接一牵引其覆盖于所述第一筒口的弹性链条;所述第二筒盖内侧也连接一牵引其覆盖于所述第二筒口的弹性链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部件为一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经一连接垫板作用于所述第一转动拨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转动拨杆的第二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未经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47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桶精加工自动化旋盖装置
- 下一篇:油桶自动拧盖装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