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转向节的酸洗除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32651.4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57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汪家武;吴明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振华科技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3/00 | 分类号: | C23G3/00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房文亮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转向 酸洗 除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锈装置,涉及一种汽车转向节的酸洗除锈装置,包括密封酸洗室、悬挂架、酸洗除锈槽、排气装置以及工字型导轨,所述密封酸洗室用于密封整个悬挂架以及酸洗除锈槽,所述工字型导轨为高度相同且平行设置的两排导轨组合而成,所述悬挂架安装于导工字形轨上并可以在工字型导轨上水平来回移动,所述酸洗除锈槽位于工字形导轨的中间,所述排气装置有两组并且设置在密封酸洗室上表面的前后两侧,本实用新型改善了现有酸洗装置产生的刺鼻废气对工作环境的污染以及对人体的伤害,也实现了对锈蚀程度不同的工件的除锈能同步完成的目的,更加绿色环保,提高了工件除锈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酸洗除锈装置,具体为一种汽车转向节的酸洗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节是汽车转向桥中的重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因其结构设计上存在较多凸台、安装孔以及拐角,因此给转向节的除锈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现在对于汽车转向节多是采用酸洗的方法除锈,现有的酸洗装置在酸液与锈迹在化学反应时经常产生刺鼻的气味,对工作环境的污染以及对人体的刺激都很大,且对于锈蚀程度不同的转向节一同除锈是经常会通过延长反应时间加强效果,这样做同时也会对工件产生较严重的酸液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转向节的酸洗除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密封酸洗室、悬挂架、酸洗除锈槽、排气装置以及工字型导轨,所述密封酸洗室用于密封整个悬挂架以及酸洗除锈槽,所述工字型导轨为高度相同且平行设置的两排导轨组合而成,所述悬挂架安装于工字型导轨上并可以在工字型导轨上水平来回移动,所述酸洗除锈槽位于工字型导轨的中间,所述排气装置有两组并且设置在密封酸洗室上表面的前后两侧。
优选的,密封酸洗室包括密封室框架、入口电动门一、入口电动门二、出口电动门一以及出口电动门二,所述入口电动门一位于密封室框架的入口侧壁内,所述入口电动门二位于入口电动门一的内侧且平行于入口电动门一,两门之间留有足够放置悬挂架的空间,所述出口电动门一位于密封室框架的入口侧壁内,所述出口电动门二位于出口电动门一的内侧且平行于出口电动门一,两门之间留有足够放置悬挂架的空间且此位置对称设置吹气筒固定板,所述吹气筒固定板上均匀设置若干吹气筒。
优选的,所述悬挂架包括电动U形架、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转轴以及网格架,所述电动U形架利用其两侧底部的滚轮安装在工字型导轨内,所述电机安装在电动U形架的横梁内,所述主动齿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安装在转轴上并位于转轴中间,所述转轴利用两端设置旋转安装座安装在电动U形架内,转轴两端位于旋转安装座内侧的位置设有皮带,所述皮带一端固定在电动U形架横梁的下表面,一端穿过方形横杆两端上表面的提手卷在转轴上,所述方形横杆两端设置定位圈,所述定位圈安装在电动U形架两立柱内侧,所述方形横杆下表面与网格架焊接在一起,所述网格架的所有横轴上且间隔每个竖轴的位置设置挂钩,所述挂钩镜像分布在网格架的前后两侧。
优选的,所述酸洗除锈槽包括酸液槽、清水槽、叶轮以及超声波振子,所述清水槽位于酸液槽后方,所述叶轮安装在酸液槽的底部中央,所述超声波振子均匀安装在酸液槽侧面的外表面上,所述超声波振子与超声波发生器电性连接,所述酸液槽侧面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清水槽的两侧面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扇、排气室以及排气管,所述排气扇分别安装在密封室框架上表面的前后两侧,所述排气室共前后两个并且罩在排气扇的上方,所述排气管安装在排气室上表面的几何中心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除锈装置通过设置密封酸洗室以及双层电动门可以有效密封以及清洁除锈时产生的刺鼻味道,减少对空气的污染以及对人体的伤害;
2.该除锈装置通过设置在酸液槽底部的叶轮以及侧面的超声波振子,可以带动酸液流动以及加速锈斑脱落,使锈蚀程度不同的工件也能同步的除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振华科技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振华科技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26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