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止回阀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30238.4 | 申请日: | 202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99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炯亮;霍达文;何国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永泉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5/03 | 分类号: | F16K15/03;F16K27/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谢嘉舜 |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止回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止回阀,包括阀体、阀瓣、安装柱、摆动件、联动杆和扭簧。阀体具有供水流通的阀腔,阀瓣与阀体枢转连接,安装柱设在阀腔内,摆动件活动套接在安装柱上,摆动件设有限位孔。联动杆的一端与阀瓣铰接,联动杆的另一端与摆动件铰接。扭簧套接安装柱,扭簧与摆动件抵接并提供驱使摆动件绕安装柱转动的弹力,从而带动联动杆运动以使阀瓣闭合阀腔。止回阀,其便于组装和拆卸,从而便于检修和替换破旧零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止回阀。
背景技术
止回阀是指启闭件为圆形阀瓣并靠自身重量及介质压力产生动作来阻断介质倒流的一种阀门。止回阀属自动阀类,又称逆止阀、单向阀、回流阀或隔离阀。阀瓣运动方式分为升降式和旋启式。而现有技术中,也有利用弹力驱使阀瓣闭合,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利用弹力驱使阀瓣闭合的止回阀一般较难组装和拆卸,即组装和拆卸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止回阀,其便于组装和拆卸,从而便于检修和替换破旧零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止回阀,包括:
阀体,具有供水流通的阀腔;
阀瓣,与所述阀体枢转连接;
安装柱,设在所述阀腔内;
摆动件,所述摆动件活动套接在所述安装柱上,所述摆动件设有限位孔;
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阀瓣铰接,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摆动件铰接;
扭簧,套接所述安装柱,与所述摆动件抵接并提供驱使所述摆动件绕所述安装柱转动的弹力,从而带动所述联动杆运动以使阀瓣闭合所述阀腔。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孔为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远离所述阀瓣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摆动件旋转至使所述限位槽、限位孔相对放置时,适于供外界的螺丝刀同时插接所述限位槽和所述限位孔,以使螺丝刀与限位槽的槽壁相互挤压,从而克制所述扭簧的弹力。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自所述阀体的一端沿阀体的另一端凹陷而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槽以所述阀体的轴线为中心对称布置在所述阀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阀瓣枢转连接,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摆动件枢转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扭簧的两端之间的中部为U型结构的挤压部,所述摆动件包括受力杆、与受力杆连接的连接杆,所述受力杆与连接杆构成U型结构,所述挤压部套入所述摆动件的受力杆与所述连接杆之间,并抵接所述受力杆。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套接在所述安装柱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联动杆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在阀腔的腔壁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从所述阀体远离所述阀瓣的一端沿阀体靠近所述阀瓣的一端延伸,所述安装柱的端部容置在所述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柱包括座体和柱体,所述座体卡接所述安装槽,所述柱体固定在所述座体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扭簧套接安装柱,从而使扭簧始终挤压摆动件,进而由摆动件通过联动杆带动阀瓣闭合;如此,在自然状态下,扭簧可以驱使阀瓣闭合;而水流冲力大于扭簧的弹力时,阀瓣则自动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永泉阀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永泉阀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02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