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构件外凸部的造型模、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30098.0 | 申请日: | 2020-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28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周兆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兆弟 |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B28B7/34;B23P15/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8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构件 外凸部 造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构件外凸部的造型模、模具,造型模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连续排列的扁形模板,且相邻两扁形模板的造型面间具有预定夹角;其中,至少部分数量的扁形模板于垂直第一方向的一侧或两侧邻接有折弯模板,所述折弯模板具有朝向模腔的钝棱造型面;至少部分所述扁形模板与相邻接的折弯模板为一体成型结构,至少两个相邻折弯模板焊接和/或粘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能解决现有异型预制构件采用内外模形式加工时存在加工质量差、生产成本高问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构件外凸部的造型模、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数量的建筑构件会采用提前在工厂预制生产的方式进行加工,作为预制构件的一种结构,如异型方桩,其与等截面的普通型方桩相比具有更高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更好的抗拉拔效果,可适用于更多样的土质和场合。然而,异型方桩的生产加工却对其推广产生了限制,主要的难点集中在异型方桩变径异型部位的生产加工上。
如中国专利CN209832037U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变截面方桩模具,可加工变截面的实心方桩,但是,使用的模具需要采用外模+内模的形式,即,需要在模板的内部再加装由衬板形成的造型板组,以此来形成方桩的凹凸结构,加工出变截面方桩。但是该种内外模的形式不仅在模具的制作上需要使用较多的用料,而且形成模具的质量也难以控制,如内模与外模的连接位置准确度、内模与外模的连接加工质量等,由此该种形式的模具在加工质量和生产成本上仍需要改进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异型预制构件采用内外模形式加工时存在加工质量差、模具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构件外凸部的造型模,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连续排列的扁形模板,且相邻两扁形模板的造型面间具有预定夹角;
其中,至少部分数量的扁形模板于垂直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或两侧邻接有折弯模板,所述折弯模板具有朝向模腔的钝棱造型面;
至少部分所述扁形模板与相邻接的折弯模板为一体成型结构,至少两个相邻折弯模板焊接和/或粘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部分扁形模板形成造型面大致平行于模腔中轴线的第一扁形模板,部分扁形模板形成造型面倾斜于所述模腔中轴线的第二扁形模板;
部分折弯模板形成第一方向素线大致平行于模腔中轴线的第一折弯模板,部分折弯模板形成第一方向素线倾斜于模腔中轴线的第二折弯模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第一扁形模板与邻接的第一折弯模板一体成型,第二扁形模板与邻接的第二折弯模板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第二折弯模板与第一折弯模板焊接和/或粘接固定,第二折弯模板远离第一折弯模板一侧边的周向长度小于第二折弯模板靠近第一折弯模板一侧边的周向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第一折弯模板上远离第一扁形模板的端面与第二折弯模板上远离第二扁形模板的端面大致齐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钝棱造型面包括周向上的圆弧面段,所述圆弧面段的圆弧角小于等于9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扁形模板和折弯模板共同形成造型模的底部;
所述造型模还包括侧模,所述侧模具有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连续排列的侧部模板,相邻两侧部模板的造型面间具有预定夹角,且侧部模板底部与折弯模板的顶部焊接和/或粘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预制构件模具,包括以上所述的造型模,还包括至少一个拼接模,所述拼接模的第一方向素线大致平行于模腔中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兆弟,未经周兆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00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EMS结构
- 下一篇:预制构件生产用模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