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组织撑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29125.2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6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罗伦;张媛;何海勇;郭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朱本利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神经 组织 撑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组织撑开器,其包括前端挡片和长柄;前端挡片位于长柄的前端、并与长柄固定连接;前端挡片相对于长柄的主轴弯折;前端挡片为弧面片状。本实用新型的组织撑开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进入鼻腔、鞍内、颅底等部位,前端挡片可以有效阻挡、推开正常组织结构,暴露病变组织,以利于方便切除病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组织撑开器。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内镜手术应用广泛,特别是垂体瘤的内镜手术已经成为垂体瘤的标准术式。但在神经内镜手术过程中,切除部分病变组织有效减压后,正常组织结构就会移位,阻挡神经内镜下进一步的手术操作,降低了手术全切率,增加了操作风险。例如神经内镜手术中,常遇见鞍隔组织等正常组织的移位/下降等情况,阻挡手术视野,妨碍镜下病变组织的切除。因此急需一种神经内镜手术器械,可以在需要的情况下,有效地阻挡移位的正常组织结构,以保障手术的顺利快速进行。但常规的内镜玻璃子较细小、角度平直,不适合阻挡正常组织结构。
中国专利201220524904.0公开了一种神经内镜手术的辅助撑开器,该撑开器系统为神经内镜手术提供良好的视野及对脑组织提供保护,也可用于显微镜下的锁孔手术,包括两个撑开器脚,两个撑开器脚的横截面为半径大小一样的半圆,且两个撑开器横截面的半圆开口相对;两个撑开器脚的顶部设有控制两个撑开器脚开合的开口调节机构,并在各撑开器脚顶部分别设有控制撑开器脚底部开口大小的外展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巧妙合理的神经内镜手术辅助撑开器,形成一个周边没有重要结构,而且是可适当调节的人工间隙。该技术方案的缺陷在于,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不利应用于神经内镜手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组织撑开器,其不仅能有效阻挡凸出的正常组织/结构,暴露深部病变组织,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是: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组织撑开器,其包括前端挡片和长柄;前端挡片位于长柄的前端、并与长柄固定连接;前端挡片相对于长柄的主轴弯折;前端挡片为弧面片状。
本实用新型中,前端挡片为弧面片状,优选为弧面伞形(这里的伞形是指伞的一部分的形状,尤其指两根伞骨之间的伞面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中,前端挡片与长柄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一连接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组织撑开器可以进入鼻腔、鞍内、颅底等部位,前端挡片可以有效阻挡、推开正常组织结构,暴露病变组织,以利于方便切除病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前端挡片的形状为1/5-1/12球壳,优选为例如1/8球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前端挡片的厚度为0.5mm-1.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长柄包括平直段主体、后段把手;平直段主体和后段把手均为长条状,二者前后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平直段主体的轴线为长柄的主轴,前端挡片连接平直段主体的前端。后段把手的作用是用于使用者握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后段把手粗于平直段主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平直段主体为圆柱状,其长度为12cm-18c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后段把手为圆柱状,其长度为8cm-12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291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维修的电力铁塔
- 下一篇:一种酸梅汤原料挑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