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永磁偏置磁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28441.8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59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俞天野;洪申平;潘洪涛;沙宏磊;毕刘新;施黄璋;刘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飞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2/04 | 分类号: | F16C3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周永强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偏置 磁轴 | ||
1.永磁偏置磁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补偿线圈(10)、轴向轴承线圈(8)以及径向轴承定子叠片组(7),所述补偿线圈(10)用于产生补偿磁场(b),所述轴向轴承线圈(8)用于产生轴向控制磁场(c),所述轴向控制磁场(c)产生的漏磁场(a)经过所述径向轴承定子叠片组(7),所述漏磁场(a)的磁路方向与所述补偿磁场(b)位于径向轴承定子叠片组(7)处的磁路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偏置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线圈(10)与所述轴向轴承线圈(8)串联,所述补偿线圈(10)与所述轴向轴承线圈(8)的线圈缠绕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偏置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线圈(10)与所述轴向轴承线圈(8)位于所述径向轴承定子叠片组(7)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偏置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偏置磁轴承还包括前轴向轴承定子(4)、后轴向轴承定子(5)以及推力盘(3),所述前轴向轴承定子(4)的一端与所述后轴向轴承定子(5)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前轴向轴承定子(4)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轴向轴承定子(5)的另一端之间设有所述推力盘(3),所述推力盘(3)分别与所述前轴向轴承定子(4)、所述后轴向轴承定子(5)之间存在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偏置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轴承定子叠片组(7)上设有径向轴承线圈(9),所述径向轴承线圈(9)用于产生径向控制磁场,所述径向控制磁场与所述轴向控制磁场(c)之间相互正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永磁偏置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轴承线圈(8)位于所述前轴向轴承定子(4)、所述后轴向轴承定子(5)以及所述推力盘(3)围合形成的空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永磁偏置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线圈(10)位于所述径向轴承定子叠片组(7)与所述前轴向轴承定子(4)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永磁偏置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偏置磁轴承还包括永磁体(6)、导磁外壳(11)以及转子叠片组(2),所述永磁体(6)用于产生永磁偏置磁场(d),所述永磁体(6)的一端与所述前轴向轴承定子(4)配合连接,所述永磁体(6)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磁外壳(11)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导磁外壳(11)的另一端与所述径向轴承定子叠片组(7)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转子叠片组(2)的一端与所述径向轴承定子叠片组(7)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转子叠片组(2)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力盘(3)配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永磁偏置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偏置磁轴承还包括转轴(1),所述推力盘(3)套设于所述转轴(1)上,所述推力盘(3)上设有用于嵌设所述转子叠片组(2)的台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永磁偏置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6)与所述导磁外壳(11)之间设有用于固定永磁体(6)的定位环(12),所述定位环(12)套接于所述永磁体(6)内环,且所述定位环(12)与所述永磁体(6)过盈配合,所述定位环(12)与所述导磁外壳(11)之间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飞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飞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2844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升密封性的消防信号蝶阀
- 下一篇:方形动力电池和电池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