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管内涂覆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27422.3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61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敏;王军;陆源;李兵;冯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长江热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7/08 | 分类号: | B05C7/08;B05C11/02;B05C1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幸伟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管 内涂覆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管内涂覆头,包括涂覆头本体,所述涂覆头本体的一侧开设有流道腔,所述流道腔内设有分流器,所述流道腔的流出端设置有一级限流槽,且所述流道腔的截面积沿一级限流槽的方向呈逐渐缩小趋势,所述一级限流槽外设有二级限流槽,且所述二级限流槽的底部与一级限流槽相连通,所述二级限流槽外设有刮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涂覆层厚度精确、涂层均匀光亮,涂覆质量好、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等等优点,在涂覆头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覆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圆管内涂覆头。
背景技术
在热缩管道生产制作时,往往需要对热缩管的内壁进行涂覆涂料,而在对热缩管的内壁进行涂覆工作时则需要使用到涂覆头,但现有的内涂覆头,大多都只是简单的利用刮板来控制涂覆厚度、涂覆量,其不能精确、有效地控制圆管内壁涂覆层的厚度、均匀性,涂覆质量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管内涂覆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圆管内涂覆头,包括涂覆头本体,所述涂覆头本体的一侧开设有流道腔,所述流道腔内设有分流器,所述流道腔的流出端设置有一级限流槽,且所述流道腔的截面积沿一级限流槽的方向呈逐渐缩小趋势,所述一级限流槽外设有二级限流槽,且所述二级限流槽的底端与一级限流槽相连通,所述二级限流槽外设有刮板,所述刮板远离二级限流槽的一侧设置有垫圈,所述分流器远离涂覆头本体的一端外表面通过螺纹安装有紧定螺母,所述涂覆头本体的外表面靠近二级限流槽处周向设置有数个导向滑条。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器延伸至流道腔的一端呈锥形,且所述分流器的锥形面光滑。
进一步地,任一所述导向滑条呈齿状,且任一所述导向滑条与管道内壁的接触面光滑。
进一步地,所述刮板套设于分流器的外表面,所述垫圈位于紧定螺母和刮板中间位置处,且所述紧定螺母、垫圈和刮板之间紧密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巧妙地设置有一级限流槽,且在一级限流槽外设有二级限流槽,同时二级限流槽的底部与一级限流槽相连通,以此通能精准、有效的控制涂料的流量,达到目标涂覆厚度。
(2)本实用新型巧妙地设置有齿状导向滑条,且导向滑条与管材内壁的接触面光滑,以此待涂覆头本体插入管道的内壁时,导向滑条可对热缩管道的内壁进行弹性扩撑定位,从而扩大管道内壁尺寸,避免涂覆头本体与管材内壁接触较为紧密,保证涂覆头本体对管道内壁的涂覆均匀。
(3)本实用新型巧妙地设置有紧定螺母,因此使用者可根据已知的圆管内径、计划涂覆厚度、计划涂覆速度、涂料动力粘度,计算出涂覆厚度截面积、一级限流槽截面积、二级限流槽截面积和刮板外径,从而使使用者通过旋转紧定螺母可将紧定螺母从分流器上旋出,以此可将刮板进行拆卸更换,从而通过在分流器的外表面安装不同外径的刮板实现对一级限流槽截面积和二级限流槽截面积进行调节,从而达到精确控制涂料供给量,确保达到涂覆厚度与涂料供给量的完美匹配。
(4)本实用新型巧妙地设置有分流器,且分流器延伸至流道腔的一端呈锥形,且分流器的锥形面光滑,从而便于分流器通过锥形面可将进入流道腔内的漆料进行引流分散,使涂料均匀的进入一级限流槽中并形成压力差,从而使涂覆头使用效果更好。
(5)本实用新型巧妙地设置有紧定螺母和垫圈,由于垫圈位于紧定螺母和刮板中间位置处,且紧定螺母、垫圈和刮板之间紧密贴合,便于紧定螺母通过垫圈对刮板进行紧固,确保刮板与本体保持同轴度且在工作时不会松动、变位,确保涂覆层的均匀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涂胶效果好、实用效果好等等优点,在涂覆头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长江热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长江热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274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