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航空橡胶金属一体成型件老化寿命试验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27350.2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8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孟理华;曾佳;邵将;边智;翟壮壮;刘浩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3/005 | 分类号: | G01M13/0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韩燕 |
地址: | 1000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航空 橡胶 金属 一体 成型 老化 寿命 试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航空橡胶金属一体成型件老化寿命试验的装置,其包括底盘、上腔和顶盖,底盘包括底盘主体、底盘圆台、底盘圆孔、底盘定位柱和底盘连接孔,上腔包括上腔主体、上腔圆台、上腔通孔和上腔连接孔,顶盖包括顶盖连接孔和顶盖安装凸台,底盘上方设有橡胶圈组件,橡胶圈组件通过设于橡胶圈组件第一端面的定位孔安装于底盘的底盘定位柱上,且橡胶圈组件上设有上腔,顶盖通过顶盖安装凸台安装于上腔主体上,且顶盖与上腔以及底盘围成密封空腔。本实用新型能够模拟橡胶圈实际工作时的工作载荷,可以极大地提高试验效率、降低试验成本,还可以广泛用于橡胶圈的老化寿命试验,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使用方便、通用性强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电装备可靠性与寿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航空橡胶金属一体成型件老化寿命试验的装置。
背景技术
橡胶金属一体成型件作为一种挤压型密封元件,广泛用于液压系统、空气压力调节系统等机电装备中,其密封机理为轴向安装静密封,将该橡胶圈装入连接轴或密封端盖的连接平面之间,会受到配合端面的挤压,橡胶圈承受因挤压而带来的压应力作用从而产生形变。经过长时间使用后,橡胶圈由于受到使用环境和应力的共同作用产生老化现象,其密封性能会随之不断退化,形变程度不断加大,橡胶圈逐渐出现表面发硬,弹力性能下降,变形恢复能力逐渐减弱,直至密封失效。因此,橡胶圈老化寿命试验过程中选用合适的试验装置,即试验工装,及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模拟橡胶圈的实际安装使用以及最后准确的老化寿命评估至关重要,其能够为橡胶圈老化寿命试验的有效实施提供支撑。
现有技术中,面向橡胶类橡胶圈产品的橡胶圈寿命试验,试验周期长、拆卸频繁,现有橡胶圈寿命试验中的试验工装存在如下问题:(1)试验工装无法有效模拟橡胶圈实际工作中受到的环境载荷(包括液体介质的腐蚀、介质压力的作用和温度加速的老化等);(2)试验工装多用于橡胶圈试验,缺乏针对橡胶金属一体成型件的老化试验;(3)多次拆卸导致试验工装磨损,影响密封结构的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航空橡胶金属一体成型件老化寿命试验的装置,能够模拟橡胶圈实际工作时的工作载荷,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试验效率、降低试验成本,还可以广泛用于橡胶圈的老化寿命试验。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航空橡胶金属一体成型件老化寿命试验的装置,其包括底盘、上腔和顶盖,所述底盘包括底盘主体、底盘圆台、底盘圆孔、底盘定位柱和底盘连接孔,所述底盘主体的第一端设有所述底盘圆台,且所述底盘圆台的中间位置设有所述底盘圆孔,所述底盘定位柱均布设于所述底盘圆台的第一端面且靠近所述底盘圆孔,所述底盘连接孔均布设于所述底盘圆台的第一端面且远离所述底盘圆孔;所述上腔包括上腔主体、上腔圆台、上腔通孔和上腔连接孔,所述上腔主体的第一端设有所述上腔圆台,且所述上腔圆台的中间位置设有所述上腔通孔,所述上腔通孔的内侧弧面均布设有连接凸台,且所述连接凸台的中间部均设有凸台连接孔,所述上腔连接孔设于所述上腔圆台的第一端面且远离所述上腔通孔;所述顶盖包括均布设于所述顶盖第一端面的顶盖连接孔和设于所述顶盖第一端面中间部的顶盖安装凸台;以及所述底盘中底盘圆台的上方设有橡胶圈组件,所述橡胶圈组件通过设于所述橡胶圈组件第一端面的定位孔安装于所述底盘的底盘定位柱上,且所述橡胶圈组件上设有所述上腔,所述顶盖通过所述顶盖安装凸台安装于所述上腔主体上,且所述顶盖的第一端面与所述上腔主体的第一端面重合,且所述顶盖与所述上腔以及所述底盘围成密封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上腔与所述底盘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且所述连接螺栓的第一端穿过所述上腔连接孔和底盘连接孔与连接螺母螺旋连接。
优选地,所述顶盖通过连接螺钉与所述上腔连接,且所述连接螺钉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顶盖连接孔与所述凸台连接孔螺旋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腔的内侧弧面还设有液体刻度线。
优选地,所述橡胶圈组件的第一端面与所述底盘的第一端面重合,且所述橡胶圈组件的第二端面与所述上腔的第一端面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273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