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人机时间域航电接收设备自动投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25004.0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1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闫东;田亚明;刘煜莉;吴也;王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7/00 | 分类号: | B64D47/00;B64D1/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辉 |
地址: | 06559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 时间 域航电 接收 设备 自动 投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时间域航电接收设备自动投放装置,包括筒形转接梁、异形结构梁和载荷挂架。筒形转接梁包括金属框、碳纤维框、金属梁、碳纤维梁、碳纤维蒙皮和金属蒙皮,通过螺栓与无人机机身主承力框连接,作为载荷挂架与无人机机身连接的过渡;异形结构梁通过螺栓与时间域航电接收设备连接,用于固定时间域航电接收设备;载荷挂架通过螺栓与异形结构梁的上表面连接,通过挂钩与筒形转接梁的金属蒙皮连接,可以实现紧急情况下航电设备的自动解锁投放。本实用新型可使时间域航电接收设备安全地挂载在无人机上,并有效减轻结构重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广泛用于航空电磁勘查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时间域航电接收设备自动投放装置,属于航空电磁测量领域。
背景技术
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技术又称为航空瞬变电磁法,是利用机载线圈发射脉冲电磁波,通过接收线圈测量二次感应电磁场的航空物探方法。该方法具有速度快、成本低、探测范围广等优势,能够在地面人员和设备难以进入的地区开展工作,适于大面积普查;可广泛应用于地质填图、矿产勘查、水文地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目前,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以有人机为主要载体,国外各阶段典型的固定翼时间域系统代表产品有INPUT、MARK I、MARK II、MARK IV SKYVAN TRISLANDER、CASA、QUESTEM、SPECTREM、SALTMAP、GEOTEMDEEP、MEGATEM、TEMPEST、MEGATEMII、GEOTEM1000等系统。我国于2012年研制了第一套吊舱式时间域直升机航空电磁勘查系统。但是基于有人机的时间域航空电磁勘查系统主要面临着危险性大、成本高、灵活性差以及作业效率低等问题。
无人机航空物探具有效率高、成本低、风险小、不受地形条件及人为因素影响等优点,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将无人机应用于航空电磁勘查领域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实现时间域航电接收设备的挂载。传统有人机在航空物探时常将时间域航电接收设备放在飞机机身内,但由于无人机体积小,机身内可安放载荷空间不大,加之时间域航电接收设备在工作时需要进行拖拽,对无人机飞行性能影响特别大,如果没有可靠的设计与装置,无人机无法安全地挂载时间域航电接收设备。
因此,在无人机进行航空电磁勘查作业任务前,将时间域航电接收设备安装在无人机上,保证其正常工作以及在时间域航电接收设备发生故障时实现自动投放是非常重要且十分必要的。目前,国内尚无成功的无人机时间域航电接收设备自动投放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人机时间域航电接收设备自动投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是实现的:
一种无人机时间域航电接收设备自动投放装置,包括筒形转接梁、载荷挂架和异形结构梁;
筒形转接梁通过螺栓与无人机机身主承力框连接;载荷挂架上表面通过挂钩与筒形转接梁连接,载荷挂架下表面通过螺栓与异形结构梁上表面连接,异形结构梁下表面与时间域航电接收设备连接。
异形结构梁采用金属材料整体切削而成,包括第一部段、过渡段和第二部段,第一部段、过渡段和第二部段上表面平齐,且第一部段、过渡段和第二部段上表面宽度相等;第二部段为矩形平板,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宽度相等;
第一部段主体沿翼展方向的截面为梯形,主体前端沿翼展方向的截面为半圆形,第一部段下表面宽于上表面,第一部段厚度大于第二部段,过渡段沿翼展方向的截面为梯形,用于连接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
异形结构梁下表面与时间域航电接收设备的连接方式如下:
异形结构梁第一部段下表面前部通过螺栓与时间域航电接收设备中的电动绞车整流罩固联,异形结构梁第二部段下表面安装有挂架,时间域航电接收设备中的接收机吊舱放置在所述挂架中,所述挂架带有纵向导向架;电动绞车通过拖曳线缆与接收机吊舱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250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