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化退火炉余热利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24574.8 | 申请日: | 202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3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富杨;韩笑闯;高佳良;石攀隆;杨旭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鼎辉特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1/32 | 分类号: | C21D1/32;C21D1/34;C21D9/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龙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6 | 代理人: | 刘杰 |
| 地址: | 4713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退火炉 余热 利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球化退火炉余热利用系统,具体涉及退火炉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包括炉体和传送机构,所述炉体内部设有余热回收机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保温板,所述炉体底部固定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导热板底部固定设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部开设有集风槽和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集风槽相连通,所述冷却箱底部设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一端延伸入集风槽内部,所述通风管底端固定设有风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将冷却箱安装在炉体的底部,使得工件冷却过程中所散发的热量能够之间传递到顶部的炉体内部,以减少热量的流失,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热量的回收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退火炉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球化退火炉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退火炉是将金属机件放在不同的退火炉内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的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目的是使经过铸造、锻轧、焊接或切削加工的材料或工件软化,降低硬度改善塑性和韧性,使化学成分均匀化,去除残余应力,或得到预期的物理性能。
现有技术中在工件冷却的过程中会对工件所散发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但是在利用管道回收热量的过程中,热量容易通过管壁散失,从而容易影响热量的回收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球化退火炉余热利用系统,通过利用将冷却箱安装在炉体的底部,使得工件冷却过程中所散发的热量能够之间传递到顶部的炉体内部,以减少热量的流失,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热量的回收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热量散失导致的影响热量回收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球化退火炉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炉体和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设在炉体内部并延伸出炉体底部,所述炉体内部设有余热回收机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延伸出炉体底部;
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保温板,所述保温板与炉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炉体底部固定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导热板底部固定设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部开设有集风槽和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集风槽相连通,所述冷却箱底部设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一端延伸入集风槽内部,所述通风管底端固定设有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多个第一转辊,所述第一转辊设在炉体内部,所述第一转辊两端分别与炉体两侧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导热板设在第一转辊底部,所述导热板底部设有多个第二转辊,所述第二转辊两端分别与冷却箱内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多个所述第二转辊倾斜排列在冷却箱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内部设有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设在第一转辊顶部,所述第一转辊与保温板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设在第二通孔后侧。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箱内部设有第二竖板,所述第二竖板设在第二转辊底部,所述第二竖板与冷却箱内部底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箱底部设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冷却箱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内壁上固定设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设在第一竖板后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冷却箱安装在炉体的底部,并在炉体与冷却箱之间安装导热性能好的导热板,使得工件冷却过程中的热量能够直接传递到炉体内部,以方便预热工件,并利用风机,在加快冷却箱内部工件冷却的同时还能够利用风将热量传递给炉体内部的工件,以方便预热工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的缩短了热量传递的距离,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少热量的散失,从而能够提高热量的回收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鼎辉特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鼎辉特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245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